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文章查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询

  • 张华赢,胡子珩,李艳,艾精文
    摘要:为简化中点钳位型(NPC)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基于虚拟作用时间提出一种可兼顾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算法。首先,简要介绍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电压矢量空间;然后,详细阐述了基于虚拟作用时间的三电平SVPWM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并论证了其与传统三电平SVPWM算法的统一性...更多
    浏览次数:1898  下载次数:821
  • 陈龙,胡国伟,陈光绒,宋孙浩
    摘要:提出了一种多级耦合双桥移相倍频DC-DC变换器。变换器将2 路传统的全桥变换电路通过2 组多级耦合电感(带中心抽头)桥联至负载两端,通过移相控制方法负载端可实现倍频效果,克服IGBT工作频率受限的弊端。同时,电感多级耦合特性在拓扑桥联电路中既能有效地抑制各桥臂电压尖峰也能降低输出电流纹波...更多
    浏览次数:1958  下载次数:796
  • 王月,谢冬冬
    摘要:弱电网条件下的感性电网阻抗会严重威胁到并网变流器的稳定运行。首先建立了弱电网下并网变流器的数学模型,采用根轨迹和小增益定理对电网阻抗中感性和阻性成分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针对变流器对感性电网阻抗适应能力较低的问题,为了增大感性电网条件下系统的阻尼,引入了虚拟电网电阻控制策...更多
    浏览次数:1895  下载次数:752
  • 邸彩芸,赵志,李明星,曹君慈,周皓
    摘要:针对电力电子装置产生的谐波电流注入电网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在建立T 型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优化无差拍控制策略;该策略在传统无差拍控制基础上通过增加对输出补偿电流的一步预测,来抵消因数字系统的延时而对补偿效果带来的影响。分别给出了传统无差拍控制和优化无差...更多
    浏览次数:1942  下载次数:762
  • 田黄田,谢源,施铃丽,刘浩
    摘要:自抗扰控制器(ADRC)因具备较强的鲁棒性及抗干扰能力,已成功应用于风力发电机变桨距系统中,但仍存在一定的延迟,为此,提出了一种Smith 预估器与自抗扰控制器结合的变桨距控制方案,依靠Smith预估器所具备的预估补偿优势,使得自抗扰控制器提前动作。并仿真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与传统自抗...更多
    浏览次数:1973  下载次数:760
  • 陶雪峰,陈媛媛,叶磊,孙露露,王磊
    摘要: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的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器计算量大,且难以实际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子模块电压排序算法的快速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基于MMC 离散数学模型所设计的快速模型预测控制器优化了控制目标实施,并简化了循环优化计算过程,易于应用到具有大量子模块的MMC 系统中。新型快速模...更多
    浏览次数:2029  下载次数:976
  • 吴馥郁,胡骛渊,胡申华,姚欢
    摘要:热电发电实验将4 片热电片(TG12-6-024)串联,利用搭建的实验台模拟自然热空气温度、热空气流来改变温差,进而分析热电片电压、电阻与温差的关系。通过接入可调电阻寻得最大功率点,绘制热电片的P—R,P—U特性曲线。针对实验数据,在Matlab 构建电源、温差发电组件模型,利用传统电导...更多
    浏览次数:1917  下载次数:834
  • 于鹏,王旭东,柳忠,杨旭
    摘要:针对采用PI 双闭环控制策略的三相六开关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在遭受到外界干扰或者工作状态发生改变时振荡幅度大、恢复时间长、自适应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滑模控制的双闭环控制器的实现方法,以满足对负载突变的快速响应和提高对系统参数改变时的强适应性。使用Matlab 工具搭...更多
    浏览次数:1856  下载次数:935
  • 张皓,段玉兵,姚金霞,苏建军,胡晓黎,辜超,周超,张强
    摘要:水下机器人在水下作业时需要储能装置作为供电电源或者后备电源,因此储能装置的能量管理直接影响到了水下机器人的工作能效。以水下机器人的用电需求为目标,设计出水下机器人的电能管理控制技术。该电能管理控制技术由均流控制策略和剩余容量匹配控制策略构成,以确保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安全、可靠供电。仿真和...更多
    浏览次数:1692  下载次数:670
  • 张欢,周欣
    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新方案通过区分注入信号周期和控制周期,并结合基于离散位置信号谐波分析的增强型矢量跟踪观测器,可实现准确的位置估计,并降低噪声。此外,还研究了估计误差的影响,并采取了进一步降低谐波的措施。最后...更多
    浏览次数:1644  下载次数:706
  • 张瑞林,卢子广,甘霖,李嘉鑫
    摘要:繁琐的加权因子调整限制了传统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无权重系数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该策略引入了一个新的镜像转矩变量控制感应电机的磁链,利用电磁转矩和镜像转矩构造了新的价值函数。新的控制策略使用这2 个量纲相同的控制变量,替代了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更多
    浏览次数:1721  下载次数:697
  • 张皓,卻银槐,陈天牧,续明进,仇皓楠
    摘要:针对Buck 电路在高频状态下存在的开关损耗和高次谐波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Buck 软开关拓扑结构。它在传统Buck 电路的基础上添加辅助开关和串联谐振回路,利用辅助开关控制串联谐振回路实现主开关和辅助开关的零电压导通和关断,并在软开关过程中将谐振电流和负载电流完全解耦,减小了电路储能...更多
    浏览次数:1670  下载次数:796
  • 包善军,董益军,张志刚,丁兆冈,陶海成,王浩
    摘要:针对大直径高压直流海底电缆并列敷设时人工捆绑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从改变原有的捆绑方式出发,研制了一种海底电缆捆绑绕包机。考虑海底电缆捆绑绕包机的适应性和扩展性,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进行海底电缆捆绑绕包机的结构设计。目前已研制出海底电缆捆绑绕包机样机并进行了海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设...更多
    浏览次数:1670  下载次数:787
  • 侯孝涵,靳洋,姜建国,杨喜军,唐厚君
    摘要:传统有桥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可采用分流电阻压降反映电感电流瞬时值用于电流内环控制,该方法也可直接用于准无桥APFC。但是APFC高频化发展趋势要求使用低感值交流电感,上述测量电感电流瞬时值的方案不再适用,因此需要对原有电路拓扑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型低感值准无桥APFC电路,并建立其小信...更多
    浏览次数:1642  下载次数:766
  • 李强,曹现仁,于建国,关锋,侯春亮
    摘要:为在有限的空间中充分利用工业机器人的有效行程,实现多品种多工位码垛,采用三菱Q系列PLC与CC-Link 总线,设计并实现1 台码垛机器人6 个码垛工位的全自动码垛搬运包装系统,通过三菱触摸屏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及产能。生产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安全稳定、生产效率高、性价比高等优势,能满...更多
    浏览次数:1782  下载次数:769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