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文章查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询

  • 于鹏,王旭东,柳忠,杨旭
    摘要:针对采用PI 双闭环控制策略的三相六开关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在遭受到外界干扰或者工作状态发生改变时振荡幅度大、恢复时间长、自适应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滑模控制的双闭环控制器的实现方法,以满足对负载突变的快速响应和提高对系统参数改变时的强适应性。使用Matlab 工具搭...更多
    浏览次数:1831  下载次数:924
  • 张皓,段玉兵,姚金霞,苏建军,胡晓黎,辜超,周超,张强
    摘要:水下机器人在水下作业时需要储能装置作为供电电源或者后备电源,因此储能装置的能量管理直接影响到了水下机器人的工作能效。以水下机器人的用电需求为目标,设计出水下机器人的电能管理控制技术。该电能管理控制技术由均流控制策略和剩余容量匹配控制策略构成,以确保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安全、可靠供电。仿真和...更多
    浏览次数:1669  下载次数:648
  • 张欢,周欣
    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新方案通过区分注入信号周期和控制周期,并结合基于离散位置信号谐波分析的增强型矢量跟踪观测器,可实现准确的位置估计,并降低噪声。此外,还研究了估计误差的影响,并采取了进一步降低谐波的措施。最后...更多
    浏览次数:1624  下载次数:689
  • 张瑞林,卢子广,甘霖,李嘉鑫
    摘要:繁琐的加权因子调整限制了传统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无权重系数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该策略引入了一个新的镜像转矩变量控制感应电机的磁链,利用电磁转矩和镜像转矩构造了新的价值函数。新的控制策略使用这2 个量纲相同的控制变量,替代了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更多
    浏览次数:1698  下载次数:685
  • 张皓,卻银槐,陈天牧,续明进,仇皓楠
    摘要:针对Buck 电路在高频状态下存在的开关损耗和高次谐波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Buck 软开关拓扑结构。它在传统Buck 电路的基础上添加辅助开关和串联谐振回路,利用辅助开关控制串联谐振回路实现主开关和辅助开关的零电压导通和关断,并在软开关过程中将谐振电流和负载电流完全解耦,减小了电路储能...更多
    浏览次数:1646  下载次数:772
  • 包善军,董益军,张志刚,丁兆冈,陶海成,王浩
    摘要:针对大直径高压直流海底电缆并列敷设时人工捆绑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从改变原有的捆绑方式出发,研制了一种海底电缆捆绑绕包机。考虑海底电缆捆绑绕包机的适应性和扩展性,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进行海底电缆捆绑绕包机的结构设计。目前已研制出海底电缆捆绑绕包机样机并进行了海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设...更多
    浏览次数:1650  下载次数:766
  • 侯孝涵,靳洋,姜建国,杨喜军,唐厚君
    摘要:传统有桥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可采用分流电阻压降反映电感电流瞬时值用于电流内环控制,该方法也可直接用于准无桥APFC。但是APFC高频化发展趋势要求使用低感值交流电感,上述测量电感电流瞬时值的方案不再适用,因此需要对原有电路拓扑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型低感值准无桥APFC电路,并建立其小信...更多
    浏览次数:1621  下载次数:723
  • 李强,曹现仁,于建国,关锋,侯春亮
    摘要:为在有限的空间中充分利用工业机器人的有效行程,实现多品种多工位码垛,采用三菱Q系列PLC与CC-Link 总线,设计并实现1 台码垛机器人6 个码垛工位的全自动码垛搬运包装系统,通过三菱触摸屏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及产能。生产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安全稳定、生产效率高、性价比高等优势,能满...更多
    浏览次数:1749  下载次数:746
  • 杨双业,于兴军,鲁运来,夏辉,田德宝
    摘要:针对钻修井装备中对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作业安全性、提高装备自动化程度等要求的提高,提出了基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PMSSM)驱动的钻修井装备解决方案,详细阐述了PMSSM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适用于钻修井装备的PID三闭环控制策略,并针对钻修井装备的工况特点提出了PMSSM的选型方法...更多
    浏览次数:2088  下载次数:844
  • 周宏林
    摘要:10 MW海上直驱风电机组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直驱机组,由于容量大、电流高,发电机采用双绕组三相永磁电机。对于大型机组,互漏感尤其是槽互漏感较为明显。考虑了互漏感的影响,详细推导出双绕组电机全阶模型,并研究了互漏感的影响。建立起考虑互漏感模型、不考虑互漏感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间的参数等价关系。最...更多
    浏览次数:2198  下载次数:910
  • 任林,宗剑,闫娜云,石弘洋
    摘要:传统的矢量控制系统仅实现了转速与转子磁链的静态解耦,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定子电压方程中的交叉耦合项。为解决上述问题,引入前馈解耦补偿改善PI 调节器对动态性能的影响,同时在速度闭环引入模糊调节器代替PI 调节器,并采用低通滤波器替代纯积分环节以改善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案中纯积分环节对转速估算精...更多
    浏览次数:2104  下载次数:937
  • 李林鸿,皇金锋,谢锋
    摘要:分析了RCD 钳位Flyback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能量传输过程特点,得出了励磁电感、滤波电容、吸收电阻以及钳位电容等参数在宽电压范围内的变化规律。针对分布式发电系统、UPS 等特殊应用环境下,需要Flyback 电源能够在宽电压范围内都能正常工作,因此考虑到全动态范围内的最恶劣工况,给...更多
    浏览次数:2017  下载次数:874
  • 董钺,厉成元,张超,邱晗,李哲,魏轩宇,苏楠
    摘要:对于多台逆变器直接并联后通过双绕组变压器接入中压配网的系统,以三相两电平逆变器为例,对系统共模、差模环流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等效电路。同时,在多逆变器直接互联的工况下,对单机并网常见的直流中点与交流中性点互联来抑制共模电流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在多机互联系统中的局...更多
    浏览次数:1948  下载次数:1108
  • 支萌辉,尹泉,吕松垒,华强
    摘要:为缓解模拟伺服驱动器分散性大、零漂高、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性能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的设计方案。在传统的模拟式伺服驱动器基础上,方案采用了ARM+FPGA的硬件架构,并结合集中控制模块化的思想对新型驱动器的功能、控制算法进行设计。该方案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数字控制在控制精度和控制方法上的...更多
    浏览次数:2094  下载次数:1006
  • 邓凯,赵伟,罗敏,付青,赖日培,孟金岭
    摘要: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发展促进了直流微电网的高速发展,绿色高效是直流微电网电力变换器的重点研究内容。利用电容变换器体积小、质量轻、噪声低等一系列特点,提出一种适应于新能源微电网的绿色高效电力变换器,将光伏发电能量高品质、高效率输送给直流母线,该变换器具有PWM电压调节能力,而且通过软开关技术...更多
    浏览次数:1914  下载次数:949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河东区):022-84376127 | 举报邮箱:wangzheng@trie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