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下载排名

当前位置:首页 > 下载排名

  • 黄现莲,冯向东,张新闻
    摘要:影响变流器对弱电网适应能力的因素众多。首先建立了弱电网下考虑PWM装载模式时并网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基于系统的误差传递框图,采用根轨迹和最小增益定理分析了不同PWM装载模式对变流器弱电网适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立即装载模式下变流器对弱电网的适应能力是滞后一拍装载模式下的2.84倍。最后...更多
    浏览次数:2302  下载次数:1002
  • 李静,成咏华,季海焦
    摘要:高频交流配电系统因具有暂态响应快、高功率密度、容易实现电气隔离、可实现无线功率传输等优点逐渐替代传统直流配电系统。现有高频逆变器存在使用多个输入源、开关器件多、硬件成本高、电路复杂、电路参数设计困难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九电平高频逆变器,开关器件少,电路结构简单。该结构通过开关电容技术...更多
    浏览次数:2252  下载次数:1002
  • 张殷,姚宾,梁锦堂,王春辉,曲晓伟
    摘要:系统主要功能为针对连续热镀锌生产线上有缝带钢的焊缝进行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彻底解决了传统对射式焊缝检测仪需要在焊缝处额外冲孔而对带钢表面造成的损坏。采用线阵扫描相机进行非接触式连续拍摄,并通过集中式主机上运行的全自主开发的图像识别客户端软件,实现对生产线上多个采样点的带钢焊缝实时检测及信号...更多
    浏览次数:2494  下载次数:1002
  • 周京华,宋强,张海东,李津
    摘要:针对三相电网电压不平衡或因短路引起的电压跌落等问题对储能变流器造成的影响,提出双级型T型三电平储能变流器在非理想电网条件下的控制策略。该策略以储能变流器并网电流平衡和电网故障期间设备不脱网运行为目标,设计基于双旋转坐标系下的非理想电网控制策略,通过对负序电流进行抑制和对直流侧功率进行降额...更多
    浏览次数:2050  下载次数:1001
  • 郑伟航,肖伸平,张晓虎
    摘要:针对传统主动频率偏移法通过逆变器注入畸变的扰动电流检测孤岛效应,产生了较大的谐波畸变、容性负载下检测速度慢甚至超出规定的检测时间导致检测失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相位使基波分量发生必要偏移的新型电流扰动式孤岛检测方法。与传统主动频率偏移法相比,该方法检测速度更快,总谐波畸变率更小。通...更多
    浏览次数:1981  下载次数:1001
  • 黄辉,王林,魏亚龙,赵建荣,肖飞,马贝龙,杨欣然
    摘要:以国家能源局多能互补主动配电网示范工程中三号子微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含光伏发电、储能的微电网系统中的虚拟同步机(VSG)技术。介绍了虚拟同步机技术原理、拓扑及控制方案,设计了虚拟功率的功率控制方法,分析了定子电气方程的电压外环特性;针对VSG调频性能和动态性能2 方面的需求,提出一种参...更多
    浏览次数:2700  下载次数:1001
  • 邱林润,李蓉蓉
    摘要:针对游梁式抽油机负载周期性波动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参数自整定PI 控制器并引入到转速环中,改善了传统PI 控制无法实时跟随负载变化调节参数的缺陷,进而抑制转速随负载的波动。采用反电动势3 次谐波位置检测法取代无刷直流电机位置传感器,减小控制系统体积。分析游梁式抽油机用无刷电机...更多
    浏览次数:2446  下载次数:1001
  • 丁信忠,严彩忠
    摘要:在机器人全闭环驱控系统中,需要将关节末端上的外部编码器信息按照特定分周比实时分频输出控制器。研究了一种基于FPGA的自适应分周比分频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脉冲型和通讯式编码器类型的适应,且分周比系数可以为整数、分数或小数等任意值。此外,所研究的积分双模前置分频法将双模前置方和积分分频方法...更多
    浏览次数:2239  下载次数:1001
  • 盛强
    摘要:针对小口径细长型固体火箭绝热层的打磨加工过程,采用Preston 方程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针对锯片铣刀打磨绝热层的磨削量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绝热层打磨厚度自适应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且兼具正常打磨功能和断点打磨功能。通过实际应用表明,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检测抬刀气缸位移传...更多
    浏览次数:2335  下载次数:1001
  • 汤海梅
    摘要:IGBT逆变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生产纳米装置中的应用。IGBT的使用,使得产品具有高频化、小型化、精度高、效率高和重量轻等优点。频率高、电压高的大功率电源,控制系统也较复杂,这就需要不断创新。主要介绍了等离子逆变电源的构成、工作原理和关键器件的选型,并通过控制系统及...更多
    浏览次数:1910  下载次数:1001
  • 闫荣格,郜玉香,贲彤,陈俊杰
    摘要:串联铁心电抗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但其噪声明显高于变压器。电抗器振动主要来源于气隙处的电磁力和硅钢片的磁致伸缩力,使铁心在实际工作状态中时刻存在应力,影响着硅钢片的磁特性。首先测试了硅钢片在不同应力下的磁特性曲线;然后,在考虑磁致伸缩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电抗器的电磁-机械双向耦合模型;最...更多
    浏览次数:2207  下载次数:1001
  • 管玮琦,张兴,李明,张行,张海峥,赵为
    摘要:当电力系统遭受大干扰时,虚拟同步发电机(VSG)会与传统同步发电机一样发生暂态功角失稳现象,威胁系统稳定性。另外,电力电子器件的饱和非线性等电力电子化特征导致传统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不再适用。通过以单机无穷大母线连接方式下电网发生对称短路故障为例,在借鉴传统交流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的...更多
    浏览次数:2145  下载次数:1000
  • 郝娜,马永光,詹志坤
    摘要:随运行状态不断变化的铁心损耗影响着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运行效率。为实现PMSM最小损耗控制,提出了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辨识铁损电阻的最小损耗反推控制方法。为提升铁损抑制效果,将辨识得到的铁损电阻引入控制器中。实验结果表明,ANFIS能快速、准确地辨识铁损电阻;计...更多
    浏览次数:2429  下载次数:1000
  • 徐在德,辛建波,范瑞祥,舒展,潘建兵,杨磊
    摘要:为了研究新能源并网及电动机调速领域变频器在电网故障下的响应特性,分析逆变器传统低电压穿越方案和效果,提出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交、直流源分别设计一体化融合的方案。交、直流源分别采用三相4 线制拓扑结构,利用自适应模糊PI 控制算法,实现了直流输出电压的实时调节及交流三相及单相输出电压的跌落...更多
    浏览次数:1868  下载次数:1000
  • 曾进辉,张伯伦,孙志峰,罗仔翼,莫霜叶,阳文闯
    摘要:提出了一种高集成可扩展的新型多输入/单输出(MIO)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所提变换器可满足不同形式新能源的混合接入。相比于传统的多输入Buck-Boost 变换器,新型DC/DC变换器不需要额外增加变压器,在体积与成本优化上更具优势。同时,所提变换器具备Buck,Boost,Buc...更多
    浏览次数:2288  下载次数:1000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