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下载排名

当前位置:首页 > 下载排名

  • 吴国中,陆冬,丁强
    摘要: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因转子结构简单、热退磁风险低等优点日益受到学界关注。以磁通切换电机无轴承运行为研究目标,在建立12/10结构磁通切换电机悬浮力模型的基础上,将直接转矩控制思想移植到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悬浮力控制策略中,从理论上推导直接悬浮力控制策略适用于该电机类型的可行性。最后在一台原理...更多
    浏览次数:1925  下载次数:994
  • 李丽,连黎明
    摘要:为了降低电网电流谐波,前端带整流电路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通常使用无源滤波器,故在减小直流电容时需考虑LC谐振和负输入阻抗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主动阻尼控制方案,其通过阻尼电流控制来抑制LC谐振,并可设置PMSM驱动系统的极点分布。主动阻尼控制方案通过电压指令实现,可以克服...更多
    浏览次数:1981  下载次数:994
  • 李珂,魏兴国,王海洋
    摘要:防摇技术是桥吊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传统机械防摇效果不佳、电子防摇控制算法复杂等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了系统负载的动态模型,分析负载摇摆运动的规律。基于此提出了适用于近距离的单周期防摇控制策略和基于"稳定单元"的通用防摇控制策略,实现根据摆角要求和目标位置进行小车运动控制的规划。利...更多
    浏览次数:2336  下载次数:994
  • 宋波,付明志,田振清,孟宪乐,姚颖
    摘要: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设计时,IGBT的散热设计非常重要,介绍了一种快速理论计算IGBT模块损耗的可行方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和软件仿真比较验证计算的准确性。由求得的IGBT 模块损耗值,通过建立散热系统热阻模型,得到散热器的热阻值和散热器的温度,并通过Icepak 软件对散热器...更多
    浏览次数:2019  下载次数:994
  • 蒋元广,施周,孙晓东,李艳会
    摘要:为了提升微型纯电动汽车驱动用无刷直流(BLDC)电机的输出转矩并降低其损耗,对不同永磁结构与充磁方式的BLDC电机进行对比分析。首先,通过测量微型试验车辆的基础参数,对BLDC电机进行功率和转速匹配。其次,在控制永磁体用量的基础上分别确定2 种永磁结构的具体结构参数,并对2 种具有不同充...更多
    浏览次数:2656  下载次数:994
  • 周宏林
    摘要:10 MW海上直驱风电机组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直驱机组,由于容量大、电流高,发电机采用双绕组三相永磁电机。对于大型机组,互漏感尤其是槽互漏感较为明显。考虑了互漏感的影响,详细推导出双绕组电机全阶模型,并研究了互漏感的影响。建立起考虑互漏感模型、不考虑互漏感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间的参数等价关系。最...更多
    浏览次数:2285  下载次数:993
  • 李东,李峰,戎道建,郑开辉,汪东军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低开关频率下,基于虚拟阻抗的并联电流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特定谐波补偿的控制策略。建立了并联电流源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分析了影响并网电流谐波的因素,对特定谐波消除法(SHE)的脉宽调制(PWM)波形进行修改,推导了如何利用逆变桥输出电流特定谐波补偿电网电压特定谐波对并网电流的影...更多
    浏览次数:2130  下载次数:993
  • 刘莉,刘洁,张锦
    摘要:为了提高微创手术机器人的实时性、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采用集中计算分布控制结构,工业计算机作为主站完成主、从臂的正逆运动学、主从映射和主从控制算法。同时,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主、从操作臂同步控制算法,利用通信拓扑学理论,对主、...更多
    浏览次数:2363  下载次数:993
  • 李辉,李肇汉,郭忠涵
    摘要:当微电网处于非计划孤岛状态时,储能逆变器成功检测出孤岛是其必备的功能之一。针对传统AFD 法检测时间与谐波含量相矛盾的问题,提出一种对AFD 法增加q 轴无功扰动的改进孤岛检测法——AFDIQF法。此方法不仅使得储能逆变器在并网工作时具有很好的输出电能质量,而且在非计划性孤岛时能快速地...更多
    浏览次数:2139  下载次数:993
  • 孙凯,何柏娜,Sarah Odofin,谷雨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遗传算法的电流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系统模型误差、未知扰动和传感器故障的电动机状态空间数学模型。其次,设计了一个基于电动机状态数学模型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再次,通过闭环系统特征值配置和遗传优化算法搜寻闭环反馈增益矩阵的最优值。最后,建立了基于Matlab...更多
    浏览次数:2623  下载次数:993
  • 冯婷婷,张竣淇,周平,唐立波
    摘要:在实际应用中LCL型并网逆变器通常采用常见的逆变侧电流反馈,但是在数字控制下,其系统环路增益在LCL谐振峰附近的截止频率处往往存在相位裕度过低的情况,从而造成进网电流含有较多的高频谐波,而调整系统参数来改善该问题则难以兼顾良好的系统动态响应能力及鲁棒性。以逆变侧电流反馈的单相LCL型并网...更多
    浏览次数:1801  下载次数:992
  • 吴玮,程国栋,王贵峰,夏晶晶
    摘要:LCL 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中存在复杂的PR调节器和PWM调制算法,现有解决方案一般采用单变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预测精度不高且鲁棒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建立了LCL 并网逆变器在α-β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传统预测逆变器侧电流的基础上,通过单个价值函数进一...更多
    浏览次数:2309  下载次数:992
  • 张琦,刘佳昊,孙向东,杨惠,任碧莹,安少亮,康渊荣
    摘要:对于光伏阵列部分阴影问题,提出由光伏组件和与其并联的双向反激变换器组成的光伏组件集成变换器(PVMIC),并由PVMIC组成新型光伏发电系统。针对PVMIC的睡眠、馈能、旁路二极管、DC module4 种工作模式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各种工作模式的运行条件,使得新型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根据...更多
    浏览次数:2615  下载次数:992
  • 郭燕容,王志梁,朱国梁,张帅,马俊迪,何晋伟
    摘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开关频率并联电流源光伏逆变器的改进谐波控制策略。建立了并联电流源光伏逆变器模型,分析了影响并网点电流谐波的几个关键因素。针对传统指定谐波消除法(SHE)不能直接控制并网点谐波的局限性,对传统指定谐波消除法的波形约束条件和并联电流源协同控制条件进行修改,提出了极低开关频率...更多
    浏览次数:2432  下载次数:992
  • 郁家麟,肖龙海,胡舟,赵玉勇,聂建波,谢晔源,段军
    摘要:能量路由器是实现微电网集群化的核心装备,为了协调控制各端口的功率潮流,传统的集中式控制多依赖于集中通信,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量路由器的分布式控制策略,无需中央控制器实现各端口功率的自主分配。能量路由器采用共直流母线结构,各端口为独立的三相电压源型变流器(VS...更多
    浏览次数:1921  下载次数:991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