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下载排名

当前位置:首页 > 下载排名

  • 殷振环
    摘要:高频脉振电压注入(PSVI)法由于动态性能更快、转矩脉动更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低速范围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低开关频率下,由于系统延时更大,特殊的控制架构造成的高频相位更新滞后以及滤波器截止频率较低带来的相位延时增大等,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动稳态性能受到严重...更多
    浏览次数:671  下载次数:756
  • 孙春虎,方愿捷
    摘要:基于DSP 和PLC平台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无功循环投切装置。首先介绍了新颖TSC无功投切装置原理,接着介绍了TSC无功投切装置的DSP 控制电路和PLC控制电路,然后从TSC无功投切装置发展现状、TSC无功投切方案选择和新颖TSC无功投切策略三方面对TSC循环投切...更多
    浏览次数:1866  下载次数:756
  • 郭佳豪,杨雄,方鑫,李冠飞
    摘要:随着一二次融合设备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一二次设备测试方法的检测效率很低,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型的融合开关设备检测中。鉴于此,提出了一种一二次融合设备的成套化测试方案,其既能独立完成终端测试和互感器测试,也能完成一二次成套化测试。设计了综合切换装置,其在测试过程中无需改接线,可实现一次接线自动完...更多
    浏览次数:613  下载次数:755
  • 周宁
    摘要:针对多绕组移相变压器单个绕组短路故障难于检测的问题,介绍了基于原边三相电流及三相电压采样的故障判断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原边电流无功及负序分量,能够及时判别变压器副边短路故障。理论仿真及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多绕组变压器副边短路的快速保护。 关键词:多绕组变压器;短路保护;无功...更多
    浏览次数:1992  下载次数:755
  • 杨磊,高妍,张红娟,张芳,靳宝全
    摘要:针对混合储能系统负载突增时母线电压骤降的问题,提出一种瞬态响应预测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双向DC/D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推导频域下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得到负载变化时母线电压的波动表达式。将电压变化量在时域中微分确定波动幅值,据此自动修正电压参考值,并结合双闭环控制得到瞬态响应预测控制策略,最后...更多
    浏览次数:1819  下载次数:755
  • 阮鹏,吴赵风,田刚领,黄雁,吕建国,刘钊
    摘要:在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发电场合,电网常处于三相不平衡、谐波畸变、频率波动等非理想电网状态。为了改善并网逆变器在非理想电网条件下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滑动平均滤波器的锁相环(NMAFPLL)。NMAF可在α-β 坐标系下滤除输入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谐波分量及基波负序分量,提取基波正序分量...更多
    浏览次数:1852  下载次数:754
  • 孙陆楠,刘晓东,关朋,刘亚伟,付瑶,孟庆铂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结合检测实验室业务流程和现存问题,设计了一套适用于电工设备检测实验室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LIMS)。该系统集成了实验室主营业务模块和协同试验APP,打通了门户网站。系统的上线给检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实验室摆脱了“数据统计靠人工,样品流转靠手写,历史数据检索难,报...更多
    浏览次数:1717  下载次数:754
  • 李耐心,王艳娟,孙潇,陈曦
    摘要:针对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DFIG)故障穿越问题,传统的研究大多只单独考虑电压对称下降或上升情况,但电压的恢复过程往往伴随着电压的升高,因此研究含电压下降和上升的不对称故障尤为重要。对两种典型不对称骤升故障期间的DFIG瞬态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给出定子磁链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双闭环控...更多
    浏览次数:1902  下载次数:754
  • 李胜男,何廷一,何鑫,和鹏,张永昌,张晟铵
    摘要: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运行过程中,机侧的参数变化可能引起控制精度降低、稳定性变差等问题,进而影响变换器的直流母线电压,导致网侧功率波动,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危害。机侧采用传统单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时,尽管有效提升了系统鲁棒性,但仍存在控制效果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更多
    浏览次数:729  下载次数:753
  • 孙可,王蕾,杨翾,翁华,孙轶恺,郑杰辉
    摘要:如何在电网安全、低碳和经济成本之间协同以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对我国提出的“双碳”战略目标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提出一种考虑自复性指标的弹性电网多目标优化计算方法,引入自复性指标的概念,用于多方面地评估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程度。以自复性指标和系统运行成本作为两个独立优化目标进行优化计算,再结合P...更多
    浏览次数:979  下载次数:753
  • 金书辉,张策,王欢,袁媛,关朋
    摘要:逆变器并联扩容方法是实现大容量交流电机的驱动的有效途径,但该方式需要解决环流问题。通过建立并联逆变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环流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约束并采用脉冲同步主从控制方案设计了一套大功率并联逆变器,解决了环流问题,电机控制性能不受影响。试验结果和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并联逆变...更多
    浏览次数:1924  下载次数:752
  • 李晓鹏,蔡文斌,吕海霞
    摘要:近几十年来可再生能源在电网的渗透率逐年提高,其不出力确定性使电网运行更加复杂。因此,为了提高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RE)接入的可靠性,需要电力系统具有高度灵活性。随着储能系统(energystorage systems,ESS)接入和需求响应(demand resp...更多
    浏览次数:1838  下载次数:751
  • 王誉棋,王玉峰,郭玉宝
    摘要:传统的机械式静态无功补偿(MSC)装置的等电位投切算法在单机运行上存在很多局限性问题,例如单片机控制芯片运算时间长、受硬件影响计算结果收敛性差,等等。近些年,对单机可借由物联网(IoT)平台,通过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协议与后端通信的设备的研究愈发成熟,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让将神...更多
    浏览次数:971  下载次数:750
  • 万青
    摘要:基于智能灯杆的汽车双向无线充电能有效解决充电桩占地面积大、需要维护的问题,提高系统传输的效率在双向无线充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反向放电的过程中,由于直流电网自身的阻尼系数较小,最优匹配阻抗无法获取,导致系统难以实现最优效率的传输。采用旁路串联LED照明设备的方式,通过调节接通的占空...更多
    浏览次数:1904  下载次数:748
  • 王红,荆凡胜,李颖
    摘要: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盘式发射线圈存在一个使传输功率最大的最优半径值,并且传输距离的改变也会造成发射线圈最优半径值的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量化发射线圈最优半径与传输距离关系的方法,继而指导发射线圈的优化设计。首先从系统空间磁场的分析上,证明了最优发射半径的存在性,然后探究并拟合出最优发...更多
    浏览次数:1851  下载次数:747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