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浏览排名

当前位置:首页 > 浏览排名

  • 刘细平,丁卫中,袁长征,蔡少文
    摘要:由于空调压缩机内部含有腐蚀性制冷剂,无法安装位置传感器,传统的恒流频比(I/f)方法在中、高速以下运行时,存在控制精度低、响应慢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脉振高频正弦电压注入策略。通过对电流信号进行处理,获取得到转子位置、磁极方向信息。引用了锁相环(PLL)位置跟踪策略以降低对电机...更多
    浏览次数:1954  下载次数:877
  • 曹炜,桂世成,黄阮明,何必伦,钦焕乘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互联规模的扩大,电网抗阻比越来越大,迫使短路电流直流分量衰减时间常数越来越大,进而影响了断路器的开断能力。目前,实际电网对断路器开断能力的校核通常仅考虑短路点的周期分量,而未考虑直流分量和支路短路电流的影响。首先对比分析各种断路器校核中考虑直流分量校核断路器开断能力的折减方法...更多
    浏览次数:1950  下载次数:1211
  • 周文,杨少波
    摘要:在直流微电网中,母线电压稳定是维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负载投切和分布式微源功率波动都会对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造成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生成器的分散补偿控制策略。首先,将Boost变换器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其状态空间方程。其次,设计直流I—V 下垂控制以及电压偏差补偿控制。最后...更多
    浏览次数:1949  下载次数:1192
  • 段琦,任一峰,李昕,豆妍
    摘要:为了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降低逆变器硬件成本,基于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提出了改进。通过计算光伏组件相邻2 个开关周期输出电压的变化值,利用光伏组件、输入解耦电容和反激式逆变器三者之间能量耦合的关系式,得出输入解耦电容和逆变器激磁电感的电流值,将此电流与测得的电压相乘,...更多
    浏览次数:1949  下载次数:950
  • 冯磊,陈祖能,张跃文,张泽荣
    摘要:为提高光伏逆变器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两阶段多功能光伏逆变器(QMFI),其借助于两阶段结构,使得部分有功功率可以在一个功率转换器内从光伏阵列直接传输到电网或负载,从而提高转换效率。除了有功功率传输外,还考虑了QMFI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实现和非有功电流(即无功、谐波或不平衡电流)...更多
    浏览次数:1947  下载次数:1008
  • 郑剑,康宁,展鹏,吴绍坤,张敬东
    摘要: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在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PLC)中封装速度给定积分器程序块,用来取代变频器中的速度给定功能,既有效地提高了控制编程的灵活性,又降低了变频器的运算负担。该程序块采用SCL语言编写,兼容性强,可方便移植到其他PLC中使用。程序块引脚参数设计简单实用,适用于多工况控制,性价比...更多
    浏览次数:1947  下载次数:965
  • 阎昌国,龚仁喜,安玉,马登秋
    摘要:为拓宽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变化范围,二次型Boost 变换器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其数学建模对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至关重要。鉴于此,通过引用脉冲波形积分法,建立了基于理想变压器的连续导电模式下二次型Boost 变换器的功率级小信号模型,获得了输出电压、电感电流的数学表达式,...更多
    浏览次数:1947  下载次数:891
  • 李想,李晓飞,卢碧玉,黄涛,汪舜羽
    摘要:在能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备受瞩目,而电动汽车规模化接入产生的谐波会对电网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首先,建立单台充电机和充电站的仿真模型;其次,将充电功率曲线等效成恒定电阻和时变电阻,分别在恒功率模式和实际充电功率模式下对单台充电机和多台充电机的谐波特点进行研究;然后,...更多
    浏览次数:1947  下载次数:907
  • 杨青斌,秦筱迪,徐亮辉,夏烈,周专,郭重阳
    摘要:为了精确地模拟光伏阵列在各种场景下的输出特性,从阵列中每个组件的基本信息出发,考虑旁路二极管和防反二极管的作用,以四参数工程模型为基础,运用电路串、并联理论,详细分析了光伏阵列中电流、电压关系,推导出适用于多场景的光伏阵列模型显性表达式,并给出对应的仿真方法。用所建模型对多个场景下光伏阵...更多
    浏览次数:1947  下载次数:939
  • 曹占勇,何锋,徐柱,李惠林
    摘要:针对电动汽车由于传动系低阻尼特性产生的转矩波动问题,在Matlab/Simulink 平台上搭建了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的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在电机速度环设计出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和神经网络PID 控制器,以提高电机控制器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运用机电耦合的建模方...更多
    浏览次数:1946  下载次数:889
  • 叶键民,王若愚,罗红梅,谢岩
    摘要:受端混联型LCC-VSC混合直流输电技术不仅具备LCC和VSC的优势,而且在受端采用高压阀组LCC与低压阀组三端并联VSC相串联的结构,传输容量更大,制造难度低,造价低,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直流侧谐波特性对整个受端混联型LCC-VSC系统的控制保护有比...更多
    浏览次数:1945  下载次数:1428
  • 何俊贤,陈卓,曾实
    摘要:针对异步电机传统定子磁场定向控制在电动汽车应用领域中会出现超调大、快速响应性不足和PI参数调整繁琐等问题,通过对异步电机数学模型离散化处理,采用一种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算法(MPDTC)。建立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在平地启动和爬坡运行工况下验证该算法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传统定子磁场定向控...更多
    浏览次数:1945  下载次数:773
  • 胡鹏,于永军,吴伟丽,李德存,祁晓笑,刘勇
    摘要:变压器直流偏磁已经成为交、直流混联系统安全运行的重大威胁,采用高效隔直、快速投切的变压器隔直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针对目前电力系统对隔直装置的新要求,基于ZnO组件均能/均流技术和大功率真空放电管快速触发放电技术,考虑电力系统对装置的施工要求和系统短路故障下装置的安全性,设计了一种...更多
    浏览次数:1945  下载次数:967
  • 邹灿,吴星荣
    摘要:数字控制和PWM调制技术在并网变流器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两者均会引入一定的延时,该延时对并网变流器的电网感抗适应能力有着重要影响。首先建立了含有控制延时的并网变流器阻抗模型,采用阻抗分析法分析了控制延时对变流器电网感抗适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流器对电网感抗的适应能力与控制延时的大...更多
    浏览次数:1944  下载次数:875
  • 郭培健,嵇世卿,刘娟,何晋伟,白洋,郭岩
    摘要:由于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和负荷的特殊性,三相供电系统会发生严重不平衡,制约了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详细介绍了一种单-三相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的结构,该系统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电能质量,还消除了牵引变电所出口处的电分相环节。首先,重点分析了其基于两“背靠背”单相变流器的同相供电设备的平衡变换原...更多
    浏览次数:1942  下载次数:1424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河东区):022-84376127 | 举报邮箱:wangzheng@trie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