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浏览排名

当前位置:首页 > 浏览排名

  • 胡晓雨,周远翔,陈健宁,赵云舟,刘俊
    摘要:天然气制绝缘油作为电力行业的新型绝缘油,有望解决我国未来优质变压器油供应不足的瓶颈问题,然而其包括局部放电耐受强度及扫频图谱特征在内的电气参数尚未明确。搭建了工频至低频下油纸绝缘局部放电试验平台,采用球板电极模型开展了频率由50 Hz 降至0.1 Hz 交流电压下气制油-纸绝缘和传统矿物...更多
    浏览次数:2110  下载次数:1291
  • 林立,何洋,周建华,陈红专,刘燕凌,陈鸿蔚
    摘要:为深入研究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高性能控制,研究了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侧系统构成、原理及建模方法,分析了风力机与永磁同步发电机、电压空间矢量(SVPWM)整流原理及其建模,基于双闭环PI控制搭建了机侧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与分析,证明了双闭环PI 控制策略在4 种不同风速下实现最大功...更多
    浏览次数:2108  下载次数:869
  • 张华强1,李泽1,刘永钦2,姚统
    摘要:传统速度场无源控制X-Y 双轴联动系统,在跟随多边形轨迹时拐角处存在导数不连续问题,在跟随圆形轨迹时存在“轨径缩减”现象。提出了一种变系数速度场无源控制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不同类型轨迹的连续平滑和轨径跟踪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于奥运五环轮廓切割中,跟随外缘长方形轨迹在拐角处无明显冲...更多
    浏览次数:2107  下载次数:851
  • 程海玉,张礼兵
    摘要:针对中压变流器在短时电网电压跌落时出现的同步故障导致停机的问题,设计了两种复合结构的快速锁相环方案。第一种方案适用于当变流器系统因为电网电压跌落完全失去同步时的工况,即是一种低电压穿越时序控制,可避免电容放电,并最小化系统恢复时间。第二种方案可防止同步故障,即在电压跌落结束后快速恢复变流...更多
    浏览次数:2107  下载次数:956
  • 冯磊,陈祖能,张跃文,张泽荣
    摘要:为提高光伏逆变器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两阶段多功能光伏逆变器(QMFI),其借助于两阶段结构,使得部分有功功率可以在一个功率转换器内从光伏阵列直接传输到电网或负载,从而提高转换效率。除了有功功率传输外,还考虑了QMFI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实现和非有功电流(即无功、谐波或不平衡电流)...更多
    浏览次数:2106  下载次数:1113
  • 范其丽,王璞,冯越
    摘要:以光伏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为解决非线性可变负载并网时动态响应慢、电压波动大等问题,基于BP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详细论述了光伏并网逆变器主电路结构以及数学模型。针对并网电流内环控制,设计了一种BP 神经网络的控制器。在保证输出误差最小的前提下,采用梯度下降法寻找PID参数最...更多
    浏览次数:2106  下载次数:1153
  • 薛玉峰,苏建徽,汪海宁,杜燕
    摘要:在输入直流电压较高的场合,考虑到逆变器的功率开关管耐压能力有限,采用了一种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逆变器拓扑,由两个单相全桥逆变器模块组成,在输入均压控制下可以均分输入直流电压,使功率开关管只承受输入直流电压的1/2,并在载波移相正弦脉宽调制(SPWM)方式下输出电平数增加,从而可以...更多
    浏览次数:2105  下载次数:1558
  • 胡蓉,王勇
    摘要:针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问题,提出采用双PWM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改善系统的性能。基于双馈异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了转子侧和网侧PWM变换器控制系统,分析了两侧变换器独立控制时存在的缺点。根据转子侧和网侧PWM变换器之间的动态关系,提出了一种负载电流前馈的新型双PWM变换器...更多
    浏览次数:2105  下载次数:1180
  • 李灵鑫,焦玉屏,孙家程,邓富金,张琦,任碧莹
    摘要:高压直流(HVDC)输电系统常采用高压变换器进行高电位就近控制取电。然而模块内的高母线电压及其大范围波动对取电电源的高可靠性设计形成挑战。针对该问题,基于串联双管反激拓扑电路提出了一种高压模块取电系统。该系统以多输入、单输出形式的直流变压器为变压载体,并利用在同步控制信号下的各级联单元的...更多
    浏览次数:2103  下载次数:1856
  • 谢鸿龄,李娟,李俊生,牛林,蔡群
    摘要: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在非对称桥臂阻抗条件下的运行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对应控制策略。不同于MMC的对称运行,在非对称条件下,基频交流电流将在上、下桥臂分配不均,同时共模电流中的直流和倍频分量也将流入交流侧。为此,引入了不同频率的等效电路进行了分析,提出3 个控制目标后设计了控制器...更多
    浏览次数:2101  下载次数:1008
  • 张茂松,崔颖,王群京,郑常宝,钱喆
    摘要:针对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系统应用中配备耦合变压器存在的损耗、体积以及成本等问题,基于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无需耦合变压器的SSSC系统结构。对无变压器SSSC的拓扑结构进行了介绍,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SSSC的动态模型,并对恒电压、恒阻抗、恒功率3种控...更多
    浏览次数:2100  下载次数:1124
  • 张弛,曾杰,曾嵘,余占清,罗战,耿华,赵伟,钟国彬,张威,胡伊凡,黎镇浩
    摘要:随着分布式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传统对等控制往往难以保证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结合对等控制与主从集中控制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功率大幅突变场合的直流微电网两级协同控制策略。该策略包括底层与顶层控制2 部分,其中底层采用下垂控制,实现多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协同运行和功率分配,保持分布式电源的即...更多
    浏览次数:2096  下载次数:955
  • 龚秋英,马鑫金,李艳
    摘要:针对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功率小、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级联型多电平并网逆变器。首先,对多电平逆变器进行了小信号模型建模;之后,分析了两种调制方式,通过比较选取了合适的载波移相调制法控制策略;最后,设计了1 kW的七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多电平逆变器的合理性。 关键词...更多
    浏览次数:2095  下载次数:978
  • 石少青,张乐平,张本松,吴昊文,连新凯,杜书帅
    摘要:为了面向智能电表负荷辨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一种基于Mean-shift聚类和孪生网络的非侵入式负荷聚类辨识方法,该方法针对所检测到的负荷事件,提取有功-无功等电量特征,并将其按运行时刻和运行时长进行细分,获得负荷事件在时间特征上的分布,并作为辅助特征。其次,对时间特征采用Mean-sh...更多
    浏览次数:2094  下载次数:1891
  • 刘文瑞,吝伶艳,田慕琴
    摘要:针对电动车充电电源输出电压抗扰性差的问题,引入了基于对象的参考模型;考虑到电感饱和的因素,设计了基于参考模型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提高了实际电路与控制模型的匹配度,有效减小参考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误差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输出电压的最大降...更多
    浏览次数:2093  下载次数:1068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