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浏览排名

当前位置:首页 > 浏览排名

  • 孙洁,王兴楠,孙晔,崔婷婷,高亮亮
    摘要:针对工业自动生产线中本地服务器存在的数据传输及更新速率慢、传输不稳定、远程操作困难等问题,设计了自动生产线工业云平台。应用工业物联网技术完成不同数据源间兼容通讯和数据融合,采用Nodered语言环境以及MQTT技术与阿里云端服务器搭建基于PLC的工业云平台。详细阐述了生产线工位组成结构、...更多
    浏览次数:1896  下载次数:879
  • 张宝林,曹荣敏,侯忠生
    摘要:针对二维直线电机轮廓误差易受跟踪误差影响和复杂系统不易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实时轮廓误差估计(CEE)和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相结合的改进交叉耦合控制(CCC)策略。实时CEE 依据当前实际位置信息和坐标变换思想,可以准确确定规则轮廓的轮廓误差点,得到轮廓误差真实值,避免受跟踪误差的...更多
    浏览次数:1894  下载次数:898
  • 周宁
    摘要:针对多绕组移相变压器单个绕组短路故障难于检测的问题,介绍了基于原边三相电流及三相电压采样的故障判断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原边电流无功及负序分量,能够及时判别变压器副边短路故障。理论仿真及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多绕组变压器副边短路的快速保护。 关键词:多绕组变压器;短路保护;无功...更多
    浏览次数:1892  下载次数:709
  • 蔡奇宏,陈晓,陈丹霏,刘建芳
    摘要:分析了混合钳位式三电平逆变器的4 种开关工作状态及其钳位桥臂内侧功率开关器件关断过电压的原理,对其64 种电压空间矢量在不同功率因数情况下对中点电位的影响特性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独特的中点电位平衡调制策略;在对钳位电容电压充、放电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能量流动方向,分别提出了利用开关状...更多
    浏览次数:1892  下载次数:908
  • 张志军,李帆,孟庆波
    摘要:针对目前基于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工程中常采用的定有功功率-定无功功率(P-Q)控制模式,建立了基于P-Q控制模式的VSC-HVDC系统的小干扰数学模型,分析了整流和逆变工作状态下交流系统强度、等值阻抗角、无功功率运行点对VSC-HVDC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综...更多
    浏览次数:1891  下载次数:899
  • 支娜,丁可,张辉,黄庆辉,刘亚琴
    摘要:虚拟直流发电机(VDCG)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将直流电机算法嵌入到DC/DC变换器控制回路中,使其模拟直流发电机运行特性,提升直流微网直流母线电压的动态稳定性。该控制通过功率分配环实现不同容量储能装置间的功率协调分配,但已有的VDCG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均采用固定励磁磁通作为虚拟电机励磁系数,当...更多
    浏览次数:1890  下载次数:955
  • 郭丽娜,索娜
    摘要:由于模型参数不匹配对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控制性能存在影响,对此提出了一种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模型参数扰动对FCSMPC的影响,其中研究对象为三相逆变器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分析结果显示,预测误差不仅取决于参数不匹配,还取决于当前负载电流和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瞬时值。结合传统线性电...更多
    浏览次数:1886  下载次数:746
  • 刘贇,赵德林,郝杨阳,赵振伟,余岱玲,丁新平
    摘要:为了降低光伏发电等大功率应用场合中直流电源的输入电压,提出了一类耦合电感三电平DC-DC变换器。该类变换器运用耦合电感模块替代传统电感,提高了电压增益;在结构上进行三电平变换,且在耦合电感两侧并入钳位二极管,减小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以耦合电感三电平Sepic电路为例进行了研究,在Sabe...更多
    浏览次数:1886  下载次数:778
  • 李海,吴楠,徐平凡,欧冰
    摘要:为了开发低成本小功率的高频化三相逆变器,设计了一种新颖的三开关三相逆变器及其模型预测控制器。较之传统的三相两电平逆变器,新型三开关三相逆变器可显著降低功率开关器件的使用数量,系统集成度更高且无需专门进行输出滤波器设计。同时新逆变器拓扑可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即通过占空比调节可实现宽范围的直...更多
    浏览次数:1886  下载次数:694
  • 付会凯,杜川
    摘要:在微电网中,当逆变器并联运行时,传统的电压下垂方案可用于调节逆变器自身的输出电压频率和幅值,以实现功率共享,但存在诸如复杂内部多回路反馈控制、输出电压频率和幅值偏差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逆变器虚拟磁链下垂控制。在逆变器虚拟磁链与有功和无功功率间关系的基础上,导出了小信...更多
    浏览次数:1886  下载次数:870
  • 吴馥郁,胡骛渊,胡申华,姚欢
    摘要:热电发电实验将4 片热电片(TG12-6-024)串联,利用搭建的实验台模拟自然热空气温度、热空气流来改变温差,进而分析热电片电压、电阻与温差的关系。通过接入可调电阻寻得最大功率点,绘制热电片的P—R,P—U特性曲线。针对实验数据,在Matlab 构建电源、温差发电组件模型,利用传统电导...更多
    浏览次数:1886  下载次数:813
  • 陈艳宁,王军,顾秀芳
    摘要:双馈风电机组(DFIG)控制器和串补输电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引起风电场次同步谐振(SSR)现象。通过深入研究双馈风电机组控制器和次同步谐振电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深入分析利用陷波器(ANF)阻断谐振电流流入控制器实现次同步谐振抑制和附加阻尼控制器改善控制系统的阻尼特性抑制次同步谐振2种...更多
    浏览次数:1886  下载次数:927
  • 李冰,李岚,柴伦,王浩
    摘要:针对单储能系统的不足,介绍了一种混合储能系统(HESS)的能量管理办法。该方法发挥了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性能互补的优势,利用低通滤波算法对系统波动功率进行分配,使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分别吸收或释放波动功率中的高频分量与低频分量,优化了蓄电池工作状态,维持了母线电压稳定;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低...更多
    浏览次数:1885  下载次数:904
  • 罗茜,罗春林,舒朝君,吴天强
    摘要:为满足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前端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结合多绕组耦合电感器和倍压单元,通过改变耦合电感电压比来实现高电压增益,使其无需使用极端占空比。输出侧的串联结构提升了电压增益,且增加的耦合电感绕组可以继续加上倍压单元做扩展。另外,通过无源吸收电路...更多
    浏览次数:1883  下载次数:916
  • 祁瑒娟,于洋
    摘要:为提高感应电机(IM)伺服驱动系统的控制性能,抑制电机参数变化、外部扰动和未建模动态等不确性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的智能动态滑模控制(IDSMC)方法。首先利动态滑模控制(DSMC)方法削弱抖振,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但由于DSMC中切换函数所需的不确定性...更多
    浏览次数:1882  下载次数:732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河东区):022-84376127 | 举报邮箱:wangzheng@trie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