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浏览排名

当前位置:首页 > 浏览排名

  • 盛伦辉,周玉斐,吴旗斌
    摘要:LLC谐振网络变换器是一种软开关变换器,能够降低损耗、实现高频化、提高效率,在通信电源、电池充电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LLC变换器为隔离型的谐振变换器,其中包含一个高频隔离变压器。在功率较大的场合中,隔离变压器设计困难,且漏感较大,导致损耗高,影响变换器性能;另一方面,隔离变压器由...更多
    浏览次数:1972  下载次数:992
  • 陈晓宏
    摘要:基于IGBT的工作机理与特性,通过开关特性映射其电特性,通过结温映射其热特性,通过键丝断裂映射其机械特性,对其电-热-机械耦合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饱和压降随键丝翘起呈线性增大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Saber 仿真平台建立了IGBT可靠性评估模型,并在不同机械疲劳状态下,对其动静...更多
    浏览次数:1972  下载次数:980
  • 黄伟,张代润,杜仕海,何江涛
    摘要:LCL型并网逆变器的网压比例前馈策略因其实现方式简单、谐波抗扰能力良好而受到广泛应用,但是该策略在弱电网下的适应性较差,并网逆变器的前馈通道与电网阻抗产生交互影响,使得系统稳定性随着电网阻抗的增大而显著下降,恶化了入网电流质量。以改善网压比例前馈策略的适应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二阶滤...更多
    浏览次数:1970  下载次数:832
  • 张雅静,李建国,王久和,张巧杰,熊鸣,陈骞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新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极大地推动了光伏逆变器的发展。微型逆变器以其即插即用、体积小、灵活安全等特点,在智能电网及户用场合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直流侧电解电容限制了微型逆变器的寿命和功率密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解耦的单级隔离型微型逆变器拓扑,该...更多
    浏览次数:1970  下载次数:884
  • 谢国民,关博文,吴琨,梁小飞
    摘要:通过将开关电感电容单元引入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提出了一种高增益开关电感电容组合Boost拓扑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同时将变换器中的4个电感进行了磁集成,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模态,对变换器的工作性能进行分析,推导得到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和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具体分析了电感集成后的等效稳...更多
    浏览次数:1969  下载次数:950
  • 闫文秀,国庆稳
    摘要:连轧管机组需要70 多台电机协同工作,开发一种能确保电机稳定运行的电控系统十分必要。电机的温度、电流、震动是电机性能和性能的变化的重要特征体现,这就需要寻找一种可靠的温度、电流、震动信息采集方案;有效比对采集后的温度、震动信息能实现电机性能的预测,电机电流限幅作为拖动设备的极限值保护。通...更多
    浏览次数:1969  下载次数:912
  • 詹成康,李晓露,陆一鸣,刘日亮,李聪利
    摘要:随着主动配电网中大量分布式能源资源的接入,传统的集中式调控架构体系将无法有效处理这些分布式单元,因此有必要对主动配电网分布式资源集群优化调度开展研究。以基于多智能体架构的主动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根据“群内自治、群间协调”的分级调控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源-荷”集群功率偏差的双层分布式优化调度...更多
    浏览次数:1968  下载次数:1439
  • 张晋梅,田世野,申惠琪,赵芃,汤文博
    摘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常开型功率器件的谐振门极驱动电路,它利用辅助电感Lr来回收门极储存的能量,减小门极驱动损耗。同时利用辅助电容Cr来产生负压,使得常开型功率器件可靠关闭。详细介绍了所提出的谐振门极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各个模态下电路的主要波形。最后搭建了谐振门极驱动电路的仿真模型和实验...更多
    浏览次数:1968  下载次数:765
  • 李刚,李舒维,邱伟
    摘要:恒功率负载在电力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为保证带恒功率负载的Boost PFC变换器稳定运行的控制方法尤为复杂。利用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构造出一种适宜恒功率负载的控制方法,并通过研究发现Boost PF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纹波与负载成比例关系,进而提出通过测量纹波变化预测出负载功率变化,...更多
    浏览次数:1968  下载次数:993
  • 祁良甫,鲁世民,周剑君,王海洋,周迎宾
    摘要:为提高非隔离型Buck-Boost 逆变器的动态品质和鲁棒性,提出一种全局滑模电流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使用电流、电压信息的非线性组合构造全局滑模面函数,同时缓解了右半平面零点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全局变指数趋近律以保证控制器自动满足滑模存在条件,简化等效控制函数的设计过程,并给出滑...更多
    浏览次数:1968  下载次数:1094
  • 陈艳宁,王军,顾秀芳
    摘要:双馈风电机组(DFIG)控制器和串补输电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引起风电场次同步谐振(SSR)现象。通过深入研究双馈风电机组控制器和次同步谐振电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深入分析利用陷波器(ANF)阻断谐振电流流入控制器实现次同步谐振抑制和附加阻尼控制器改善控制系统的阻尼特性抑制次同步谐振2种...更多
    浏览次数:1968  下载次数:991
  • 杨晓光,李宇麒,高正,席利根,温静
    摘要:提出了一种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POS)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基于输出电容滤波型单相全桥LCC变换器。不同于传统IPOS变换器,该变换器将后级全桥整流电路交错连接,以克服模块间参数差异对模块间输出均压特性的影响。对所提出的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工作模式及均压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试制了实验...更多
    浏览次数:1967  下载次数:815
  • 王林,郭贤朝,姚传涛,庄志发,向权舟,戴甲水
    摘要:通常柔性直流输电(MMC-HVDC)系统在满功率调制下,开关管的过流裕度较小,容易在整流站交流故障恢复时刻发生桥臂过流现象。深入分析了柔直系统中的环流特性,推导出环流幅值和相位关系,以及环流对桥臂电流中有功和无功分量电流的影响。指出MMC固有的环流可减小桥臂有功电流的峰值,并基于此提出了...更多
    浏览次数:1967  下载次数:952
  • 刘海涛,孙放,夏书悦
    摘要:随着我国各种大功率电力电子负载的广泛应用,导致了公用电网谐波污染日益严重,使得对应的电能质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准确分析间谐波特征对提高电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具有竞争机制的改进混合遗传粒子群算法(HGAPSO),通过引入一系列淘汰及精英学习的竞争策略使粒子群算法(PSO...更多
    浏览次数:1966  下载次数:992
  • 张自强,高建勇,时翔,钟诚
    摘要:诺顿等效阻抗方法是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稳定性分析重要方法,但其建模过程忽略锁相环,无法分析锁相环对控制稳定性影响。对现有诺顿等效阻抗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含二阶广义积分锁相环的单相并网逆变器等效导纳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锁相环环节对多台单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稳定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并网逆变...更多
    浏览次数:1966  下载次数:890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