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浏览排名

当前位置:首页 > 浏览排名

  • 徐晓春,王栋,李佑伟,严晗,赵凤青,谭志海
    摘要:近年来,大规模停电事故的频繁发生凸显了提高电网鲁棒性的必要性。借助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充分考虑配电网的潮流特征并建立级联故障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电节点的选址方法对配电网在级联故障条件下的鲁棒性的影响。首先,提出了基于节点介数和节点度的电源选址方法,并与随机选址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更多
    浏览次数:1805  下载次数:939
  • 王开林,胡昊,陈靖,袁辉,史雪梅,王水英
    摘要:为了实现储能系统接入电网,设计了一种可接入低直流电压的双向单级并网变换器。所提出的双向并网变换器包含了1个双向直流变换电路和1个全桥电路。双向直流变换电路具有升压和降压调节能力,可在低输入直流电压和整流后的正弦电压之间执行双向功率转换。全桥电路基于前馈标称电压补偿器和重复控制算法将整流后...更多
    浏览次数:1805  下载次数:779
  • 刘畅,郭帅,武倩男
    摘要:随着中国超特高压的迅速发展,SF6气体密度继电器在各类电压等级设备中广泛应用。由于电网设备所处的电磁环境复杂,现有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无法将各类信息准确远传,因此研究一种新型抗干扰远传式SF6气体密度继电器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SF6气体密度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并以分数阶滤波系统为基础,提...更多
    浏览次数:1804  下载次数:940
  • 王春武,陈实,柴青,连孝藩,罗巨龙
    摘要:901 部分对调速电气传动系统能效标准相关基本概念进行了定义,规范了扩展产品及其部件的功耗计算方法。902 部分主要说明了变频器(CDM)、电气传动系统(PDS)和电机系统(MS)的损耗确定方法。同时定义了电机系统(主要是CDM/PDS)的IE(CDM的能效)/ IES(PDS 的能效)...更多
    浏览次数:1804  下载次数:871
  • 万青
    摘要:基于智能灯杆的汽车双向无线充电能有效解决充电桩占地面积大、需要维护的问题,提高系统传输的效率在双向无线充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反向放电的过程中,由于直流电网自身的阻尼系数较小,最优匹配阻抗无法获取,导致系统难以实现最优效率的传输。采用旁路串联LED照明设备的方式,通过调节接通的占空...更多
    浏览次数:1804  下载次数:660
  • 周晟锐,刘继春,张浩禹,文杰
    摘要:电转气(P2G)和热电联产机组(CHP)作为综合能源系统耦合元件,是实现清洁低碳电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从P2G和CHP的协同机理着手,建立了考虑气管网储能特性的电-气-热互联综合能源日前调度模型。模型目标函数以日前调度成本、弃风成本和污染物治理成本之和最小,并计及了电网、气网约束条件,...更多
    浏览次数:1803  下载次数:972
  • 张宇鑫,赵兴勇,郭垚
    摘要: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对直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带来严峻的挑战,提出一种适用于飞轮储能的基于下垂控制的虚拟惯性控制方法,用以稳定直流母线电压。首先,在分析飞轮储能及直流配网惯性特性的基础上,构建电压波动与飞轮转速之间的关系,同时构建双曲正切函数对下垂系数进行调整,以对特性曲线的摆动进行控制;其次...更多
    浏览次数:1803  下载次数:708
  • 雷翌,刘继春,魏平桉,季陈林,杨晶显,蒋万枭,卢炳文
    摘要:随着风电的大量接入,传统的联络线交易模式将会导致严重的弃风现象,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发电资源和备用资源共享的分布式协调调度方法。首先通过联络线电力曲线可调和备用互济的方式来促进风电的消纳,进一步实现各区域发电资源的有效利用;然后以备用互联的方式来平抑源荷不确定性导致的预测误差;最后建立基于...更多
    浏览次数:1801  下载次数:632
  • WANG Deming,LI Yingliang,JIA Junhui,XIE Chen,WANG Yuyuan
    摘要:由于分布式电源(DG)提供的故障电流水平很低,传统的过流保护方案不再适用于微网故障检测。基于测量阻抗变化的保护方案因其较高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可作为交流微网的保护方案。但是,现有的此类方案未考虑逆变类DG(IIDG)的故障穿越要求,且动作性能易受过渡电阻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交流微网...更多
    浏览次数:1799  下载次数:1082
  • 张林,刘继春,马靖宇,周晟锐,文杰
    摘要: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对电网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光伏电站收集的数据更加密集和连续,呈现出函数型特性。目前,光伏发电预测研究还局限于稀疏、离散的传统数据。针对具有函数型特征的min级数据对光伏电站短期功率进行预测。首先,通过傅里叶基函...更多
    浏览次数:1799  下载次数:686
  • 杨翔宇,肖先勇,马俊鹏
    摘要:以直流微电网中广泛应用的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带有滞后补偿的改进型I—V 下垂控制策略。首先,分别对直流微电网中V—I 下垂控制策略原理和I—V 下垂控制策略的控制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在I—V 下垂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型I—V 下垂控制策略,并对3种下垂控制方式的稳定...更多
    浏览次数:1799  下载次数:951
  • 杨朔,刘平,李常青,张长命
    摘要:感应加热技术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中,对于齿轮这种复杂的工件,采用双频感应加热技术可以使得齿轮表面加热均匀,硬度高。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同步双频感应加热技术,采用高频电源“中频寄生”的方式产生双频,从而实现对齿轮的加热。主要分析了单逆变桥的复合谐振网络以及“寄生中频”产生的原理,利用Sa...更多
    浏览次数:1799  下载次数:767
  • 谢芳芳,郑剑,李圣清
    摘要:针对两电平逆变器供电的三相电机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时存在共模电压幅值大、频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共模抑制SVPWM方法。该方法将常规SVPWM的六个扇区旋转30°得到新的六个扇区,在奇数编号扇区只采用奇数下标的三个非零矢量进行合成,在偶数编号扇区只采用偶数下标的三个非零矢量...更多
    浏览次数:1799  下载次数:675
  • 杨红,李生明
    摘要:为了有效抑制机电系统摩擦力等外部扰动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针对直驱伺服系统中往复定位存在的摩擦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前馈控制器的摩擦力补偿策略,此方法能够有效利用参考模型与被控对象的位置跟踪误差等信息,在线实时确定自适应控制率,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克服系统摩擦力及模型慢时变...更多
    浏览次数:1799  下载次数:1009
  • 杨晓光,高正,席利根,李宇麒,温静
    摘要:LCC串并联谐振变换器较之其他形式的谐振变换器能更有效利用高压变压器的漏感和寄生电容实现软开关,并且能更大范围地调整输出电压,从而更加适用于高压电源。提出了一种输入并联输出串联LCC变换器的设计,分析了软开关实现的条件。所设计的变换器采用了主从控制方法,主模块采用脉冲频率调制,从模块采用...更多
    浏览次数:1799  下载次数:711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河东区):022-84376127 | 举报邮箱:wangzheng@trie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