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下载排名

当前位置:首页 > 下载排名

  • 孙琳,张昌栋,张彬荣,邱志鹏,赵新贞
    摘要:高压直流输电,特别是采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电压源变换器(VSC)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了更好地深化使用可再生能源,人们越来越多地需要将现有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互连到网状的高压直流电网中。介绍了一系列基于端对端VSC 结构的电力电子拓扑,作为未来直流互联的元器件。拓扑结构包括DC/DC变换...更多
    浏览次数:1719  下载次数:773
  • 程红,张岚,沙广林,徐晓贤,刘瑨琪
    摘要:以一种双端并网新型能源子网为研究对象,该能源子网以电力集能器为核心,由光伏发电、储能装置、交直流负荷等单元构成。通过分析能源子网各组成单元的潮流流动情况,归纳了能源子网的多物理运行场景,并对其进行详细地分类分析;根据能源子网总体控制目标,研究了各种运行场景下的控制策略,设计了运行场景的切...更多
    浏览次数:1868  下载次数:773
  • 陶敏,梁家豪,梁秉岗,刘道民,刘宏,柴斌
    摘要:晶闸管是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中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了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晶闸管关断过程中,电流从额定值降为零后,才具备承受反向电压的能力。由于晶闸管结电容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反向恢复电荷,使得电流过零后反向流动,这一过程称为反向恢复期。如果晶闸管在反向恢复期内端电压突然升高,斜率...更多
    浏览次数:1909  下载次数:772
  • 薛阳,华茜,叶晓康,李蕊,孙越
    摘要:直流微电网的控制目标是实现对分布式电源之间负荷的分配,经济性及可靠性良好的下垂控制是通常解决该分配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在传统V—I 型下垂控制中,会存在输出电流分配不均和母线电压不稳定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带有电压补偿的改进I—V 型下垂控制策略。首先对变换器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加入改...更多
    浏览次数:1715  下载次数:772
  • 刘赫,雷雨秋,张心怡,李志远,周玮
    摘要:针对感应电机匝间短路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阶跃激励稳态响应的故障诊断方法,并开展了理论与实验分析。首先,针对单相激励下电机不同绕组发生短路的情况,开展了对应电路网络的分析,推导了阶跃响应下电流的解析方程。其次,分析了故障对通路、支路电流阶跃稳态数值的影响,探究了特征矢量空间位置的移动规律。...更多
    浏览次数:1812  下载次数:772
  • 舒泳皓,张长征,王琪
    摘要:在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牵引供电系统得到应用的前提下,针对27.5 kV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中功率调度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电气化铁道电能路由器装置。装置采用81电平变换技术满足电气化铁道供能系统对并网变换器的高压、高电能质量、大功率的需求,采用电压幅值—相角的能量调度方式确保电力机车正常供...更多
    浏览次数:1769  下载次数:772
  • 郭丽娜,索娜
    摘要:由于模型参数不匹配对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控制性能存在影响,对此提出了一种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模型参数扰动对FCSMPC的影响,其中研究对象为三相逆变器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分析结果显示,预测误差不仅取决于参数不匹配,还取决于当前负载电流和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瞬时值。结合传统线性电...更多
    浏览次数:1949  下载次数:771
  • 霍思敏,徐宇新,黄勇,李武龙,聂静
    摘要:三相逆变器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负载扰动剧烈的系统,传统基于PI调节器的双环控制效果不尽人意。自抗扰控制(ADRC)将上述影响系统控制的不利因素视为总扰动,予以估计和动态补偿,然后施以合适误差反馈律,以获取理想的控制性能。针对三相逆变器交流电压控制问题,考虑到工程实用性,以交流电压及...更多
    浏览次数:2068  下载次数:771
  • 顾恒,朱庆莉
    摘要:在光伏微逆变器中,需要将较低的直流输入电压升到较高的直流母线电压与输出电压匹配。为此,提出一种具有较高升压变换能力的单级式高增益升压逆变器。与传统两级式逆变器相比,该拓扑结构简单,通过复用桥臂中开关管来减少开关管数量,降低系统成本。由于单个电感升压能力有限,在电路中引入开关电感单元,期望...更多
    浏览次数:1928  下载次数:771
  • 徐占军,谢小展,徐国强,许随利,李瑞常
    摘要:针对煤矿井下10 kV电压等级的输送机应用,研制了高功率密度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高压变电变频器BPBJV-1600/10,介绍了整体设计、隔爆兼本安设计、主电路拓扑结构选择、功率单元设计及器件选型及试验等。研制的样机通过了第三方认证机构——国家安全生产上海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认证测试,并...更多
    浏览次数:1864  下载次数:771
  • 刘仲民,赵丹阳
    摘要:非侵入式负荷监测通过在总电力接口处安装智能电表,实时采集和分析用户用电信息,从而监测各个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针对电力系统中家庭用户负荷变化呈现的不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VMD-CNN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负荷信号进行预处理,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将原始负荷功率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更多
    浏览次数:1009  下载次数:770
  • 李思楠,高金峰
    摘要:建立准确反映磁控电抗器动、静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对提高应用场景下对象的控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已知磁控电抗器的结构、材料、电压等级和容量的前提下,使用Ansoft Maxwell 与Simplorer 软件平台,通过场路耦合等多物理域联合计算,给出了一种通用的磁控电抗器建模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更多
    浏览次数:1704  下载次数:770
  • 吴庆,安少亮,徐义轩,董松松
    摘要:设计了一台65 W输出的准谐振反激变换器(QR-Flyback)。分析了QR-Flyback的谷底开通原理与开关损耗减小机制,对比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频率特点与损耗特征,总结了变频控制的优势与不足。结合NCP1380控制器的跳频控制功能,对系统各部分的硬件电路参数进行详细设计,有效提升了...更多
    浏览次数:742  下载次数:769
  • 温立彬,山雨,常亮,陈淑波,唐志宇
    摘要:为了提高配电网短路故障在线监测及诊断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配电网在线监测和短路故障的综合诊断方法。基于电压测量和电流测量的系统模型,设计了对配电网线路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装置;并通过搭建仿真模型,对线路发生不同短路故障时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和对比;最后对该在线监测装置的测量性能进行试验验证。其...更多
    浏览次数:1764  下载次数:769
  • 程志远,方聪,李峥,吴龙飞,赵雨顺
    摘要:电能供给是保证机器人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现有机器人充电方式多为接触式充电,该方式存在着漏电、易产生火花等重大安全隐患。而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非物理接触式传能方式,克服了现有充电方式的弊端,同时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以串并补偿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系统传递函数模型;其次考...更多
    浏览次数:1675  下载次数:768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