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文章查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询

  • 杨晨曦,高立艾,唐巍
    摘要:采用贝叶斯网络时序模拟的算法对气电耦合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根据贝叶斯网络的逻辑关系,针对11节点的天然气系统,建立天然气系统贝叶斯网络,计算天然气系统的可靠性指标,验证了贝叶斯网络及算法的可行性,同时根据贝叶斯网络的诊断推理性质,对比各个元件对天然气系统故障影响程度。然后,以...更多
    浏览次数:1868  下载次数:686
  • 谢锋,皇金锋,李林鸿
    摘要:单电感双输出(SIDO)Buck-Boost变换器由于引入后级功率开关管,其工作模式和稳态增益较传统单输出Buck-Boost变换器复杂的多。为给SIDO Buck-Boost变换器的分析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分析了SIDO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将其工作模式分为连续导电模式(...更多
    浏览次数:1840  下载次数:760
  • 李君,王倩,李婉婷,施荣,李宁
    摘要:中点电位平衡是三电平中点钳位型(NPC)变流器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效率优化调制策略在实际应用时受非调制因素影响导致中点电位偏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三电平NPC变流器中点电位控制策略,通过预测两拍中点电位在效率优化策略中选择一组合适调制波,对其中点电位进行闭环控制,达...更多
    浏览次数:1777  下载次数:691
  • 杨东军,赵栋,张利军,李泽元,崔晓光,胡冰
    摘要:针对轨道交通、汽车、光伏发电等大功率场合的应用需求,研究并设计了四重交错并联DC-DC变流器。详尽分析了所提变流器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多重DC-DC变流器的电感电流纹波和谐波幅值与占空比的定量表达式。在传统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占空比二次分配策略的电感均流控制器,解决了大...更多
    浏览次数:1749  下载次数:715
  • 张自强,高建勇,时翔,钟诚
    摘要:诺顿等效阻抗方法是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稳定性分析重要方法,但其建模过程忽略锁相环,无法分析锁相环对控制稳定性影响。对现有诺顿等效阻抗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含二阶广义积分锁相环的单相并网逆变器等效导纳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锁相环环节对多台单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稳定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并网逆变...更多
    浏览次数:1841  下载次数:817
  • 王康,王国彬,曾静岚,刘冰,赵晓君,黄孟欣
    摘要:当利用电网进行变压器短路试验时,较大的短路电流会对电网产生冲击,影响同一电网中其他负荷的安全运行。为此,设计了一种三相四线制变压器短路试验供电装置,通过位于直流母线上的储能装置,额外形成一条能量供给通道,以减轻短路电流对电网的冲击。然而利用该供电装置对单相变压器进行短路试验时,若不加以有...更多
    浏览次数:1730  下载次数:758
  • 杨翔宇,肖先勇,马俊鹏
    摘要:以直流微电网中广泛应用的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带有滞后补偿的改进型I—V 下垂控制策略。首先,分别对直流微电网中V—I 下垂控制策略原理和I—V 下垂控制策略的控制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在I—V 下垂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型I—V 下垂控制策略,并对3种下垂控制方式的稳定...更多
    浏览次数:1808  下载次数:954
  • 郭丽娜,索娜
    摘要:由于模型参数不匹配对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控制性能存在影响,对此提出了一种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模型参数扰动对FCSMPC的影响,其中研究对象为三相逆变器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分析结果显示,预测误差不仅取决于参数不匹配,还取决于当前负载电流和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瞬时值。结合传统线性电...更多
    浏览次数:1894  下载次数:747
  • 蒋培,董理,刘新竹
    摘要:为实现高输出电压、高能量效率储能充电系统,研制了一台基于串联谐振的高压充电及储能装置。电容电压充到25 kV时,电容同时放电能达到180 kA的电流峰值,总储能为200 kJ,充电精度为5‰。从装置的技术要求出发,介绍了充电及储能装置总体设计方案、主电路参数计算和元器件选型。对其输出电压...更多
    浏览次数:1779  下载次数:800
  • 刘静,赵泽生,于洪泽,王明玥,于志强,贾鹏飞,卢贝贝
    摘要:为解决生产部门关于测试变频器控制板这类复杂板卡的测试效率低、测试时间长、人工成本高、测试不准确、测试不全面等难题,研发了基于TestStand和LabVIEW的自动测试程序。变频器测试系统操作简单,提升了生产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板卡的质量,降低了板卡在应用现场的故障率,目前已在生产线上用...更多
    浏览次数:1856  下载次数:698
  • 周强,张良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新能源电力需求的日益增加,发展与之相适应多主体、分时段的电能交易模式可促进电力能源结构的优化。在分析能源区块链结构和运行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微网P2P电能交易特征设计了一种多链式能源区块链工作模式,可保证整个过程完整、可监督和真实,进而针对该工作模式提出了动态分区算法优化...更多
    浏览次数:1748  下载次数:819
  • 黄悦华,谌桥,程江洲,郭思涵,聂玮瑶,阮曾成
    摘要: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电池的充电需求,从改进线圈结构出发,提出了原边采用LCL结构,副边采用新型复合型结构的两线圈结构,对该结构进行磁耦合谐振时的理论分析。副边结构中存在3个可变补偿电容,通过改变磁能再生开关MERS的导通角α 对可变补偿电容的电容值进行调整匹配,可得到电动汽车最大功率(MP)...更多
    浏览次数:1775  下载次数:698
  • 邹斌,赵少锋,杨坤,徐奕帆,陈意
    摘要:智能灯杆是智慧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光通信和亮度调节集成至智能灯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可见光通信和亮度调节是独立工作的,容易出现相互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将两者高度集成的智能灯杆方案。其中发光二极管(LED)的亮度是通过并联谐振式的反激变换器的占空比调节,可见光的通信则在同一变换器中使...更多
    浏览次数:1760  下载次数:695
  • 习江飞,刘成,李正辉
    摘要:使用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对储能电容进行充电,采用滞环控制和电流环PI调节,实现恒流充电,改善了轨道交通车辆真空断路器合闸线圈控制电路充电时间较长、电压不稳定的缺点,减小了控制系统的设计空间。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充电电路充电时间短,控制方式简单,动态性能较好,能够为合闸线圈提供稳定...更多
    浏览次数:1889  下载次数:691
  • 杨青峰
    摘要:针对七电平U-Cell 拓扑并网逆变器的优化控制问题,设计了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不同于传统并网逆变器系统,新型基于U-Cell 拓扑的并网逆变器具有一个独立直流源和一组电容作为辅助直流回路,故能实现多目标控制的MPC 方案应用于此具有明显优势,其通过对辅助电容电压的控制可实现七电...更多
    浏览次数:1790  下载次数:855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河东区):022-84376127 | 举报邮箱:wangzheng@trie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