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文章查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询

  • 廖鸿飞,帅定新,龙涛元
    摘要:针对电容输出滤波LCC谐振变换器设计时预设阻抗角导致变换器效率较低的问题,分析了LCC谐振变换器死区时间、谐振阻抗角和损耗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满足软开关条件的最小阻抗角与死区时间,得到LCC谐振变换器阻抗角与死区时间的选择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谐振网络参数设计方法,使变换器在满足软开关条...更多
    浏览次数:1806  下载次数:757
  • 张绪,嵇保健,李俊
    摘要:提出一种变结构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通过在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副边增加一个整流二极管和一个高频开关管得到。变匝比结构的引入,使变换器可以根据输入电压大小调整原、副边匝比,降低副边功率器件应力,扩宽输入电压范围;有源钳位技术实现原边主、辅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ZVS),减小原边开关管损耗;匝比的...更多
    浏览次数:1830  下载次数:732
  • 单恩泽,王鹿军
    摘要:针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量表征变化幅度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实时分段进行双阈值控制的主被动均衡控制策略。该策略结合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与荷电状态(SOC)的关系曲线,实时分段并合理调整均衡控制方向。通过双阈值的精确调控,提高充放电精度;利用主被动均衡电路中的被动均衡小电流特点...更多
    浏览次数:1762  下载次数:757
  • 师洪涛,蒋中南,张巍巍,王福星,石宽,李一帆
    摘要:微电网中的电能质量受到发电侧与负荷侧的共同影响,传统治理方式采用在微电网设置电能质量治理装置或在逆变器中采用鲁棒控制、二次调节等方法,但传统控制策略往往只针对微电网中的特定的电能质量问题,处理复杂的电能质量问题效果不佳。在微电网电压型逆变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opov 理论的控制策...更多
    浏览次数:1827  下载次数:773
  • 肖焯夫,张代润
    摘要:电机处于高速轻载工况下,为了使电机效率最佳,需要控制电机电流工作点从最大转矩电压比(MTPV)轨迹沿着电压极限椭圆切换至普通弱磁区。基于直轴电流差的MTPV控制算法能够实现该电流轨迹控制,但是切换过程不平滑,伴随着电流和转矩震荡。在超前角弱磁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电流矢量角的MTPV控...更多
    浏览次数:1895  下载次数:854
  • 张科,刘刚,王秀茹,黄华峰,韩少华,王科龙
    摘要:以光伏发电系统中的T 型三电平逆变器系统为对象,针对光伏发电系统随光照影响较大而导致逆变器功率波动问题,传统的PID调节器在并网电流频繁切换给定时难以达到预期的快速性效果,提出一种单神经元自调节PID调节器并网电流闭环控制应用于T型三电平逆变器中,能够实现光照情况不同的情况下并网电流的快...更多
    浏览次数:1824  下载次数:753
  • 赵有林,邱晓燕,赵长枢,张浩禹,张楷,李凌昊
    摘要:针对目前电转气系统运行过程中能耗大、效率低以及调度结果与实际运行过程存在较大偏差等问题,将电转气过程精细化为电转氢和氢气甲烷化两个环节,根据甲烷化启停过程的耗时耗能特性构建了甲烷化环节启动模型和运行模型。然后将电转气精细化模型应用于气电联合微网,建立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微网日前优化调度...更多
    浏览次数:1794  下载次数:777
  • 杨晨曦,高立艾,唐巍
    摘要:采用贝叶斯网络时序模拟的算法对气电耦合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根据贝叶斯网络的逻辑关系,针对11节点的天然气系统,建立天然气系统贝叶斯网络,计算天然气系统的可靠性指标,验证了贝叶斯网络及算法的可行性,同时根据贝叶斯网络的诊断推理性质,对比各个元件对天然气系统故障影响程度。然后,以...更多
    浏览次数:1896  下载次数:699
  • 谢锋,皇金锋,李林鸿
    摘要:单电感双输出(SIDO)Buck-Boost变换器由于引入后级功率开关管,其工作模式和稳态增益较传统单输出Buck-Boost变换器复杂的多。为给SIDO Buck-Boost变换器的分析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分析了SIDO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将其工作模式分为连续导电模式(...更多
    浏览次数:1872  下载次数:777
  • 李君,王倩,李婉婷,施荣,李宁
    摘要:中点电位平衡是三电平中点钳位型(NPC)变流器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效率优化调制策略在实际应用时受非调制因素影响导致中点电位偏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三电平NPC变流器中点电位控制策略,通过预测两拍中点电位在效率优化策略中选择一组合适调制波,对其中点电位进行闭环控制,达...更多
    浏览次数:1807  下载次数:712
  • 杨东军,赵栋,张利军,李泽元,崔晓光,胡冰
    摘要:针对轨道交通、汽车、光伏发电等大功率场合的应用需求,研究并设计了四重交错并联DC-DC变流器。详尽分析了所提变流器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多重DC-DC变流器的电感电流纹波和谐波幅值与占空比的定量表达式。在传统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占空比二次分配策略的电感均流控制器,解决了大...更多
    浏览次数:1777  下载次数:730
  • 张自强,高建勇,时翔,钟诚
    摘要:诺顿等效阻抗方法是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稳定性分析重要方法,但其建模过程忽略锁相环,无法分析锁相环对控制稳定性影响。对现有诺顿等效阻抗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含二阶广义积分锁相环的单相并网逆变器等效导纳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锁相环环节对多台单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稳定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并网逆变...更多
    浏览次数:1873  下载次数:829
  • 王康,王国彬,曾静岚,刘冰,赵晓君,黄孟欣
    摘要:当利用电网进行变压器短路试验时,较大的短路电流会对电网产生冲击,影响同一电网中其他负荷的安全运行。为此,设计了一种三相四线制变压器短路试验供电装置,通过位于直流母线上的储能装置,额外形成一条能量供给通道,以减轻短路电流对电网的冲击。然而利用该供电装置对单相变压器进行短路试验时,若不加以有...更多
    浏览次数:1758  下载次数:770
  • 杨翔宇,肖先勇,马俊鹏
    摘要:以直流微电网中广泛应用的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带有滞后补偿的改进型I—V 下垂控制策略。首先,分别对直流微电网中V—I 下垂控制策略原理和I—V 下垂控制策略的控制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在I—V 下垂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型I—V 下垂控制策略,并对3种下垂控制方式的稳定...更多
    浏览次数:1834  下载次数:964
  • 郭丽娜,索娜
    摘要:由于模型参数不匹配对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控制性能存在影响,对此提出了一种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模型参数扰动对FCSMPC的影响,其中研究对象为三相逆变器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分析结果显示,预测误差不仅取决于参数不匹配,还取决于当前负载电流和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瞬时值。结合传统线性电...更多
    浏览次数:1924  下载次数:757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