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文章查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询

  • 周浩,丁羽,魏旭,李雪松,樊天荣
    摘要: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持续推进,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已迈入新的阶段,但电力市场总体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亟需制定科学可行的监管防范策略。建立监管机构与风险主体的“演化博弈—优化出清”迭代模型,形成市场风险与收益指标库,并定量构建电力市场风险监管防范策略,探索了双方在持续博弈交互过程中的演化稳...更多
    浏览次数:661  下载次数:546
  • 张春香,李昕,孙宁
    摘要:直流大电流综合特性试验装置是用于检测直流低压电器过流保护电器的脱扣动作特性的仪器,指在低压电器行业用于对直流产品进行长延时、短延时、瞬时脱扣试验和短路试验的测试设备。随着直流低压电器产品在有色冶金、氯碱化工、低压配电、直流输配电、新能源以及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用于直流电器产品检测的...更多
    浏览次数:534  下载次数:391
  • 陈晓儒,黄龙毅,杨明嘉,赖胜杰,池梓斌,夏成军
    摘要:针对现有高压电缆金属护套环流抑制装置投入和退出缺乏灵活性,确定抑制阻抗数值时未考虑护套感应电压超标、功率损耗过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能根据现场情况对护套环流抑制阻抗进行动态投入或退出的环流抑制装置。首先,阐述了该抑制装置的结构和动作流程;接着分析了抑制阻抗分别为纯电阻、纯电感和电阻电感组合...更多
    浏览次数:563  下载次数:488
  • 陆桂军,贾鹏飞,王玉博,刘静于守泉
    摘要:永磁同步电机高效率、高功率密度、良好的转矩性能和易于控制等优点在工业自动化、汽车、航空航天、家用电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电气传动领域不仅需要精确地控制其运行状态,还需具备复杂的工业通信和人机接口。传统电气传动大多采用比例积分环节进行速度控制,会存在积分器饱和问题,扰动消失后,积...更多
    浏览次数:1039  下载次数:791
  • 孙涛,王涛
    摘要:半无桥双Boost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能够获得更高变换效率,同时不增大共模噪声,但输入交流端的返回电流在引入的二极管上产生额外的损耗,降低了电路的变换效率。研究用MOS管替代二极管,其导通时具有极低阻抗短路与其并联的MOS管(或其体二极管)和电感器支路,返回电流绝大部分流经MOS管...更多
    浏览次数:776  下载次数:832
  • 周群,夏浩刚,蔡曦宇,林冬,阎铁生
    摘要:使用滞环控制方法实现快速电磁阀两端电压的脉宽调制,精确控制流过快速电磁阀的强激电流和维持电流的幅值,使用变频变占空比的方法控制流过快速电磁阀电流脉冲的占空比,具备输入过压、输入欠压和输出短路保护功能,设计了一款基于滞环控制的快速电磁阀控制仪。该快速电磁阀控制仪已经在航空发动机快速电磁阀及...更多
    浏览次数:793  下载次数:1078
  • 陈晓儒,黄龙毅,赖胜杰,杨明嘉,王泽青,夏成军
    摘要:高压电缆金属护套环流是感应电流分量与泄漏电流分量的叠加,目前,感应电流分量计算较为成熟,而泄漏电流分量的计算存在不足,影响最终环流计算结果与相关故障诊断效果。为此,提出了高压电缆护套环流泄漏电流分量的计算方法。以电缆“线芯—护套”的π型等效电路为基础,建立了求解护套环流泄漏电流分量的等值...更多
    浏览次数:796  下载次数:752
  • 孔令清,何山,董新胜,李骥,杨定乾,胡帅
    摘要:为解决永磁风力发电机在高/低电压穿越期间并网点电压和频率波动问题,提出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网侧变流器,提高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惯性和阻尼,使其在电压穿越期间支撑并网点电压和频率的恢复。通过VSG的有功-频率调节作用,根据系统频率变化量,调节网侧变流器有功功率输出能力,在转动惯量和...更多
    浏览次数:913  下载次数:1164
  • 崔倩,周洁敏,丁正道,秦吉娜,高逸清,蒋鹏川
    摘要:为了解决离子推进器屏栅电源在负载突变过程中产生的过压、过流等问题,对LLC谐振变换器采用移相-变频控制(PS-PFM)稳定输出电压,当采样电压低于设定值下限时,进入变频控制模式,当采样电压高于设定值上限时,进入移相控制模式。实验证明,相比于常用的调频控制,移相控制的加入能够解决轻载或空载...更多
    浏览次数:768  下载次数:1799
  • 戴辉,刘宇翔,李国润,王建渊,刘靓雯,谭万奇
    摘要:三端口变换器(TPC)具有集成度高、功率密度高及各端口间单级变换的特点,但同时,能量流动会受多个变量的相互作用影响。输出电压控制环路采用传统PI控制器时,会造成电压动态调节过程响应慢,输出值波动大。为改善上述问题,引入模型预测控制(MPC)对输出电压动态响应进行优化,对三端口变换器进行了...更多
    浏览次数:970  下载次数:863
  • 李宏强,鲁广明,周雷,魏亚威,张汉花,马晶
    摘要:为提升基于直流电容能量虚拟惯量控制的新能源并网变流器对电力系统的惯量支撑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二次调节器(LQR)的自适应虚拟惯量控制方法。在分析虚拟同步机(VSG)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获得惯量参数和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数学关系,并建立了基于LQR的自适应惯量控制模型,通过LQR代价函数...更多
    浏览次数:724  下载次数:492
  • 刘现义,石星昊,蒋怡康,潘秀敏,曲乐,黄锋
    摘要:针对窃电行为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联合神经网络的窃电行为识别模型。首先,对获取的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格拉姆角场方法对用户用电数据进行二维化处理。然后,针对不同维度的用电数据,提出了基于联合神经网络的用户窃电行为识别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更多
    浏览次数:681  下载次数:514
  • 张俊林,倪良华,孙嘉,吕干云,张金华
    摘要:为实现负荷增长过程中电力系统鞍结分岔点(SNB)的快速准确识别,提出一种直接计算电力系统电压崩溃点的二次型迭代逼近方法,基于系统中PQ节点输出的PV曲线为近似二次型的特点,在节点功率平衡方程中引入负荷增长参数,运用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就功率方程进行两次求导,理论推导节点电压对负荷参数的一阶、...更多
    浏览次数:688  下载次数:461
  • 邓亚平,贾颢,张晓晖,同向前,王璐
    摘要:精准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是对电能质量扰动事件发生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对划分责任和加快电力市场化进程均具有重要意义,而海量的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则为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提供了条件与机遇。不同的电能质量扰动类型,其电气特征上也存在区别,故可利用不同电能质量扰动波形之间的差异来区分电能质量扰动类...更多
    浏览次数:753  下载次数:421
  • 黄光磊,田启东,林志贤,郑炜楠,徐特,李冰然
    摘要:由于新能源系统的广泛加入,系统中的电能质量扰动数量和种类也相应增加,而传统电能质量扰动(PQD)分类方法存在准确率和效率不高的问题,难以适应现有包含高新能源渗透率的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管理。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Ns)和格拉姆角场(GAF)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首先,...更多
    浏览次数:710  下载次数:443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