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专刊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刊专栏

  • 徐大成,尹纯亚,周嘉阳,李凤婷,刘江山
    摘要:为抑制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产生的疲劳载荷,基于不同风速下风电机组的机械动态响应特性及控制装置运行特性,提出了一种考虑机组疲劳载荷的一次调频策略。首先,根据并网风电机组的动态响应特性和一次调频控制装置运行特性,推导了风电机组的疲劳载荷模型;其次,构建风电机组状态空间模型,将风电机组一次调频...更多
    浏览次数:160  下载次数:148
  • 雷傲宇,苏婷婷,梅勇,黄方能,王裕,吴为
    摘要:“碳中和,碳达峰”战略实施的关键期,新型电力系统频率特性呈现一系列新的特征(如节点惯量水平降低、分布差异明显等),维护频率稳定安全面临诸多挑战。新能源跟网型调频策略利用新能源系统内多样化调频资源,是提高新能源惯性响应及一次调频能力的有效手段。然而,新能源的间歇性波动,以及惯量控制与下垂控...更多
    浏览次数:137  下载次数:159
  • 刘震,朱子民,王小云,南东亮,段玉,吴小芳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提高,基于变流器实现并网的设备将在电网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系统频率稳定性支撑方面,能同时提供主动惯量支撑和快速频率响应服务的构网型变流器具有巨大应用潜力。但在构网型变流器产生大量有功功率需求后,由于直流侧电源设备的功率受到限制,直流电压可能出现崩溃的现象。...更多
    浏览次数:116  下载次数:138
  • 霍慧娟,李培栋,辛诚,李薇薇,卢艳超,陈天穹
    摘要: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给系统及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向大电网支撑下的氢储/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考虑电网波动性、系统可靠性、经济性及可再生消纳率等指标,提出了一种不确定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首先处理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其次利用分段线性化方法解决非线性...更多
    浏览次数:156  下载次数:133
  • 毛放,缪新招,梁倩园,唐方闻
    摘要:相较于部分生命周期评估,全生命周期评估更为复杂且不确定,难点在于需全面考量各阶段碳排放及其多重影响因素,导致评估边界模糊且过程动态反复。为此,需设定清晰的系统边界,并据实动态调整,故提出含风储电力系统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算法改进。在确定含风储电力系统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的系统边界基础上,...更多
    浏览次数:122  下载次数:116
  • 陈伟康,王海鑫,张智勇,陈震宇,沈捷
    摘要:弱磁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拓宽永磁同步电机运行速度范围,因此对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大多弱磁控制通过单一的PI环节修正弱磁电流指令,其响应速度较慢,难以满足高性能的控制需求,且由于弱磁环的高耦合、非线性,PI参数整定困难。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折算查表的方法作为前馈加入到控制...更多
    浏览次数:876  下载次数:814
  • 尹翔,张效俊,冯鑫佳,程石,陶宇鑫,夏远德
    摘要:随着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渗透率增加,电力系统的惯性和阻尼减小,稳定性降低。构网控制技术通过变流器构建起支撑大电网稳定运行的电压源,以起到快速调频调压、增加惯量和短路容量支撑、抑制宽频振荡等作用,因此逐渐受到重视。首先,通过跟网型变流器和构网型变流器的对比,说明构网控制技术更适合新型电力系...更多
    浏览次数:977  下载次数:846
  • 李胜男,何廷一,何鑫,和鹏,张永昌,张晟铵
    摘要: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运行过程中,机侧的参数变化可能引起控制精度降低、稳定性变差等问题,进而影响变换器的直流母线电压,导致网侧功率波动,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危害。机侧采用传统单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时,尽管有效提升了系统鲁棒性,但仍存在控制效果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更多
    浏览次数:748  下载次数:771
  • 殷振环
    摘要:高频脉振电压注入(PSVI)法由于动态性能更快、转矩脉动更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低速范围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低开关频率下,由于系统延时更大,特殊的控制架构造成的高频相位更新滞后以及滤波器截止频率较低带来的相位延时增大等,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动稳态性能受到严重...更多
    浏览次数:691  下载次数:777
  • 万筱剑,万子博
    摘要:提出了基于虚拟中性点的转子位置检测策略,以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通过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引入三相端电压,将这三个电阻星形连接构造虚拟中性点,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虚拟中性点电压与换相时刻的对应关系,得出虚拟中性点电压通过直流母线中点的时刻即为反电动势过零时刻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了...更多
    浏览次数:1060  下载次数:725
  • 刘兴龙,谢懿晗,杨子阳,张志龙,易皓,卓放
    摘要:有源电力滤波器(APF)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谐波的动态补偿。然而在弱电网条件下,APF、非线性负载与电网线路阻抗间的交互容易引发补偿频率附近谐波振荡的稳定性问题,导致APF谐波补偿失效,系统的电能质量进一步恶化。通过对APF系统环路的小信号建模,揭示了弱电网APF系统的谐波振荡机理,并根...更多
    浏览次数:915  下载次数:672
  • 李伟,罗成,杨凯,王旭明,邱凌烽,黄煜昊
    摘要:永磁辅助式同步磁阻电机在高速工况弱磁运行时,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不高,电机的效率与转矩输出能力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六边形轨迹的永磁辅助式同步磁阻电机弱磁控制策略。首先,以永磁辅助式同步磁阻电机的d-q 轴等效电路为基础,推导了弱磁过程的电压和电流约束,证明弱磁控制提升电机调速能力的根本...更多
    浏览次数:978  下载次数:642
  • 王旭明,罗成,熊志,杨凯,徐智杰,李银斌
    摘要:针对抽水蓄能机组工作环境复杂、温度等扰动较为突出、传统矢量控制对于无刷双馈电机控制精度不足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无刷双馈电机功率解耦控制策略,用来降低电机扰动并提高控制精度,提升其运行特性,进而提高其在抽水蓄能系统中的能量转换效率。建立了无刷双馈电机统一坐标系下两相旋转坐...更多
    浏览次数:872  下载次数:777
  • 任萱,陈通,董立志,黄灵通,张明霞
    摘要:大量储能设备通过虚拟同步机(VSG)并入电网时,传统固定惯量和阻尼控制策略中,控制参数选取不当会造成调节时间长或超调量大,且无法充分发挥VSG 控制灵活的优势。为此,提出了基于纵横交叉(CSO)算法的储能系统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储能系统VSG系统,将储能VSG系统频率的误差与电压...更多
    浏览次数:1431  下载次数:1092
  • 石立国,李延真,李元付,关雪琳,徐志根,张明远
    摘要:三电平中点钳位型互联变流器,因其大容量、高电能质量等优势,已逐渐成为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系统的主流能量变换装备。但其长期工作于大功率、时变负载、有限散热等恶劣工况,功率器件开路故障率高。同时,现有故障诊断方法多为单一机理或数据依赖,无法克服系统模型结构复杂、运行工况多变的难题,诊断准确性与快...更多
    浏览次数:1432  下载次数:1021
123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