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文章查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询

  • 吕俊霞,焦欣欣
    摘要:风力永磁同步发电(PMSG)系统需要快速的动态响应,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方法实现逆变侧的并网功能。为了满足低谐波输出性能,需要高采样频率。在电网不平衡条件下,并网电流会发生严重畸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的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工作在电网平衡和电网不平衡...更多
    浏览次数:2629  下载次数:996
  • 邓皓,崔双喜,樊小朝
    摘要:由于传统下垂控制很难对阻感比相对较高的低压微网频率及电压幅值进行有效控制,且在离网运行时,负荷的变化将会使频率或电压幅值偏离额定值。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解耦的无静差下垂控制方法,并将其用于主从-对等混合控制低压微网中,利用Matlab/Simulink 软件搭建主从-对等混合控制微网系统...更多
    浏览次数:2624  下载次数:1057
  • 周科,刘伯鸿,李茂青
    摘要:针对传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电流振荡与延时问题,提出一种改进FCSMPC。用2 个相邻电压矢量和零电压矢量在1 个采样周期内共同作用电路,消除电流振荡。为了减小开关频率,将电压矢量的作用先后排序得到最优电压矢量序列(OVVS)。此外,采用2 个采样周期预测值对计算...更多
    浏览次数:2583  下载次数:948
  • 王维娜
    摘要:为了解决双馈变频器低电压穿越期间定子磁链中暂态直流分量对电磁转矩的影响,以及触发转子过流保护动作,提出一种基于全阶状态观测器定子磁链观测的低穿灭磁控制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全阶状态观测器法观测的定子磁链都能与真实值高度吻合;全阶状态观测器法磁链观测对电机参数具有很好...更多
    浏览次数:2559  下载次数:970
  • 崔宏亮,王敏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IEEI”结构的四绕组耦合电感器,该耦合电感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对称化和可调节耦合系数的特点,适用于四相并联且交错控制的双向直流变换器。推导了电路和集成磁件磁路对应的关系,分析其磁通及边缘气隙磁阻的分布,给出集成电感器的分布式气隙长度和磁芯尺寸设计准则,以及变换器各相电感...更多
    浏览次数:2217  下载次数:973
  • 江洪,唐勇,孙士尉
    摘要:针对电动汽车(EV)半实物(HIL)仿真测试系统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由驱动电机和测功机构成的平台上模拟道路工况进行EV测试的方案。讨论了2 种不同的HIL仿真方案:方案1 基于预定义的驾驶循环;方案2 涉及了不可预知的驾驶行为。对2 种方案都考虑了EV总惯量的影响,并基于车辆等效...更多
    浏览次数:2303  下载次数:975
  • 钱娜,凌跃胜,庞天宇,张晨
    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高频变压器作为高效的电能转化设备应用十分广泛。由于在高频化后需要考虑到漏感与分布电容等寄生参数,这样就导致高频变压器等效电路十分复杂。基于对高频变压器内部无功功率分布情况的分析,从二端口网络特性与静电场能量理论2 方面,提出了高频变压器分频段等效电路建模方法。这...更多
    浏览次数:2718  下载次数:1060
  • 胡四全,张海龙,甘江华,吴金龙,王林,黄辉
    摘要:以分布式有源电感为研究对象,基于磁通反馈控制率,研究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的分布式有源电感的控制策略和补偿特性。作为变流器型分布式串联补偿器中的阻抗型分布式串联补偿器,分布式有源电感独有的负电感特性使得在使用分布式有源电感提升输电线输送能力时,有效地改善了系统的次同步谐振特性。仿真和实...更多
    浏览次数:2165  下载次数:985
  • 闫庚龙,潘峰,虞嫣然,韩如成
    摘要:针对凸极PMSM驱动系统,基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NFTSM)技术,提出一种新颖的NFTSM控制器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PTC)策略。首先,构建积分型的非奇异终端滑模面,保证转速误差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收敛;然后,构建含有终端吸引子的滑模控制律,削弱传统滑模引起的抖振;最后,采用双曲正切函...更多
    浏览次数:3075  下载次数:1100
  • 黄向慧,王永旺,程勇
    摘要:粒子群算法(PSO)以其实现容易、精度高、收敛快等优点成为智能进化算法的重要分支,是解决非线性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开关磁阻电机(SRM)非线性和强耦合的特点,在直接瞬时转矩控制策略(DITC)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开关磁阻电机直接瞬时转矩控制策略。其中,控制外环采用模糊PID...更多
    浏览次数:2832  下载次数:1048
  • 刘为杰
    摘要:传统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采用双闭环PI 控制策略,难以解决超调量和快速性的矛盾,并且控制参数多、参数整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矢量控制系统。利用异步电机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根据MPC原理设计了转速预测控制器,结合无差拍控制思想和有限控制集模...更多
    浏览次数:3363  下载次数:1191
  • 严俊,刘小春
    摘要:在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MMC-HVDC)正式运行之前,为减小瞬态冲击电流,需要一定的预充电控制策略对子模块电容进行充电。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基于最近电平逼近控制法(NLC)的MMCHVDC预充电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NLC法无需额外附加电路便可完成MMC-HVDC系统的预充电。...更多
    浏览次数:2917  下载次数:1072
  • 应鸿,林琳,吴星昂,郭东波,王亚伟
    摘要:针对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配电网电压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直接式AC/AC变换器拓扑结构,用于配电网柔性动态电压调节。所提变换器将传统双极性桥臂分离成正向电流桥臂(P-Leg)和负向电流桥臂(N-Leg),然后通过2个分离电感汇集到一起,克服了传统全桥型双向开关换流时引起的电压畸变...更多
    浏览次数:2677  下载次数:1021
  • 李莲英,苗小利,张坤平
    摘要:光伏并网逆变器对漏电流有严格的限制,故DC/DC电容中点和三电平逆变器电容中点相连,和传统方法相比,可较好地抑制漏电流,而且能够实现中点平衡控制。后级逆变器采用一种无差拍和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实现并网电流控制。提出方法的优势为:能够有效抑制漏电流;当调制度较大时,能够很好地并网;该控制方...更多
    浏览次数:2796  下载次数:993
  • 袁媛,宋鹏,姜一达,王自满,汤士忠,李嘉沛
    摘要: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比GTO和HV-IGBT有更多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中压大功率传动系统中。在分析了中点钳位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和IGCT 结构的基础上,讨论了IGCT 逆变器缓冲电路的特点。以仿真的手段对比2 种缓冲电路,对缓冲电路的不足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集成...更多
    浏览次数:2816  下载次数:1010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河东区):022-84376127 | 举报邮箱:wangzheng@trie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