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浏览排名

当前位置:首页 > 浏览排名

  • 李文华,孟喆,胡琦,张林林
    摘要:为了提高交流调压源的抗电源扰动能力和动态响应速度,设计了基于单周期控制系统的交流调压源,简化了调压源的控制电路,分析了单极性和双极性单周期控制下交流调压源的性能,提出双比较器结构解决了双极性控制下积分复位的问题。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单极性控制方式下的调压源抗扰动能力强且工作更为稳定,验证了单周...更多
    浏览次数:2736  下载次数:1061
  • 万天虎,李华,徐浩,吴子豪,代林旺
    摘要:频率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网的频率稳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深入挖掘风电机组的调频潜力,提出了基于惯性和变桨协调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一方面,在常规控制环节中增加虚拟惯性控制和下垂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变桨距控制使风电机组实现减载运行,从而保留部分有功功率作为备用...更多
    浏览次数:2733  下载次数:1012
  • 邓亚平,同向前,贾颢
    摘要:微电网不仅合理有效解决了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之间的融合问题,而且充分发掘了分布式电源的各项优势。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基本上都需要通过电力电子设备与大电网进行接口,而这些电力电子设备又会对电网带来谐波问题。因此,如何对微电网的谐波进行合理控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首先指出滤波系统应用于微电网环境下所面...更多
    浏览次数:2732  下载次数:986
  • 李斌,李涛永,刘畅,张静,白士贤
    摘要:多个LCL型充电桩并入电网运行时,由于充电桩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阻抗网络以及网络中谐振特性也随之变化。针对多个充电桩并联引发的谐振问题,首先基于诺顿等效建立网络电路等效模型,得出系统数学模型,并且详细分析了系统的谐振特性。然后为解决该谐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电压反馈的虚拟电阻阻尼...更多
    浏览次数:2731  下载次数:965
  • 许峰,陈蕾
    摘要:相对于桥式拓扑,双Buck逆变拓扑能够从根本上避免桥臂的直通问题,并能够减小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对比研究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策略下的三相双Buck逆变器和桥式逆变器,从交流侧谐波和电路损耗2个方面,对2种类型逆变器的性能进行定量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相对于三相桥式逆变器,三相双Buck...更多
    浏览次数:2730  下载次数:996
  • 夏艺歌,郑恩让
    摘要: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MC-HVDC常规采用比例积分双闭环控制,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存在电流耦合项需要加入前馈解耦控制,为了简化控制器,采用比例复数积分PCI控制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对电流内环进行设计。将PCI内环与功率外环结合,提出基于PCI控制的稳态控制策略。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更多
    浏览次数:2730  下载次数:1022
  • 李微,孟准,王议锋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错并联技术和Buck型三相单开关整流电路的零电流软开关(zero-current-switch-ing,ZCS)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电路。采用多谐振结构保证Buck电路中的IGBT实现ZCS,续流二极管实现零电压软开关(zero-voltage-switching,ZVS),满足车...更多
    浏览次数:2729  下载次数:1085
  • 程志远,吴龙飞,李峥,隋立程,吴晓婷
    摘要:电流互感器(CT)感应取电是目前输电线缆在线监测设备最有效的供能方式。但输电线缆低电流会导致CT无法取能,进而会导致设备供能死区情况发生,危及电力系统安全。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锰锌铁氧体与硅钢片串联组合式CT磁芯结构以解决CT低电流取能问题。为验证该磁芯结构低电流取能的有效性,通过采用叠加...更多
    浏览次数:2728  下载次数:1284
  • 陈桂涛,钟彦儒,孙强
    摘要:首先确立微弧氧化(MAO)电源拓扑结构;然后研究MAO负载的等效电气模型,并得出不同阶段的负载模型参数,为MAO电源设计提供有效参数支撑;基于Buck电路小信号模型,建立移相全桥变换器小信号模型并推导相关传递函数,并针对电流和电压控制结合PI 控制设计相应补偿环节;最后,以TMS320F281...更多
    浏览次数:2727  下载次数:975
  • 陈桂涛,郭辉,孙强
    摘要:研究一种可实现宽范围零电压开关的移相全桥变换器,采用双变压器结构,可在宽负载范围内实现软开关。首先,详细分析了该电路工作过程;其次,讨论软开关实现条件、是否存在初级侧环流及无损钳位吸收等问题;最后,搭建了一台10 kW样机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具有软开关范围大、变压器初级侧无环流、次...更多
    浏览次数:2727  下载次数:1018
  • 叶哲琳,侯凯,何安然,蒋应伟,刘建平,卢方舟
    摘要:在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的推广中,集中式大容量储能VSG装置具有一定工程优势,在此装置中VSG多以并联形式存在且彼此距离较近,由装置及线路参数的差异所引起的环流会对其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以2 台VSG并联的孤网为例,分析并联功率分配机理,推导其与均流对应关系。考虑等效线路阻抗差异性...更多
    浏览次数:2726  下载次数:973
  • 邓文浪,旷怡,李利娟,郭有贵,申翠平
    摘要: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的Z源三相三电平矩阵变换器(ZS-SMC)拓扑,该拓扑克服了已有电动汽车多电平逆变器的诸多缺陷:成本高、损耗高、谐波大、可靠性低等。分析了ZS-SMC的改进同相载波层叠法的调制策略,并通过在调制波中引入零序分量,提高了直流电压的利用率。给出了基于ZS-SMC的内...更多
    浏览次数:2726  下载次数:1080
  • 何新霞,李路,李旋,孔祥飞
    摘要:采用了一种基于电网电压空间矢量定向的三相异步电机同步切换控制策略,解决海底泥浆举升钻井(SMD)系统中存在的大功率三相异步电机在进行变频/工频切换时冲击电流大的问题。设计了锁频环和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的数字滤波器,改善电网电压谐波、频率波动、直流偏移对坐标变换结果的影响。通过...更多
    浏览次数:2719  下载次数:975
  • 邵联合,李兴国
    摘要:针对风电场电压支持和无功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电场多时间尺度电压协调控制策略。新方案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协调控制了风电场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或静止无功发生器、风电机组和有载调压变压器,实现了母线电压稳定。此外,对应电压正常和不正常的运行条件设计了两种控制模式以实现整个风电场的无功...更多
    浏览次数:2716  下载次数:1008
  • 葛森1,孙展展1,孙传达
    摘要:在建立双重化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结构的环流产生机理。针对系统中的α/β 轴环流,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均衡控制的新型控制结构,该结构的控制效果不受系统电感参数的影响;针对z 轴环流,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差拍控制的环流抑制策略,该策略通过调整零矢量的作用时间来抑制...更多
    浏览次数:2714  下载次数:1277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河东区):022-84376127 | 举报邮箱:wangzheng@trie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