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号

订阅号

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

文章查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询

  • 王超,曹炜,张旭航,邱春风,陈卫,李芸
    摘要:基于低速通讯网络,提出一种改进功率下垂控制的直流微电网多储能运行方法,实现了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均衡,各储能单元间功率的合理分配以及稳定母线电压等三方面的平衡控制。首先,考虑到直流微网中随着各部分系统状态的不同其运行也有所差异,根据储能单元以及负荷的状态,将...更多
    浏览次数:1858  下载次数:1114
  • 詹成康,李晓露,陆一鸣,刘日亮,李聪利
    摘要:随着主动配电网中大量分布式能源资源的接入,传统的集中式调控架构体系将无法有效处理这些分布式单元,因此有必要对主动配电网分布式资源集群优化调度开展研究。以基于多智能体架构的主动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根据“群内自治、群间协调”的分级调控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源-荷”集群功率偏差的双层分布式优化调度...更多
    浏览次数:1782  下载次数:1032
  • 张劲波,颜磊,石建,黄晓予,杨迪珊,严通煜
    摘要:光储直流微电网接地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压波动,其对微电网电力信号稳定性具有恶劣影响。由于当前光储直流微电网接地抗干扰技术的电压扰动信号捕捉能力较差,导致其无法在不同电压扰动下完成信号抗干扰处理,故设计不同电压扰动下光储直流微电网接地抗干扰技术。首先构建光储直流微电网模型,然后确定在接地工...更多
    浏览次数:1797  下载次数:976
  • 郑笑咏,邓锦祥,胡荏,王宏
    摘要:无刷直流电机因寿命长、可靠性高、转矩大等特点,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而采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能够避免位置传感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拓展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场合。与反电动势法等传统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相比,状态观测器法和智能控制方法有更优异的控制性能,但也需要大量的计算。随着计算机...更多
    浏览次数:2390  下载次数:1414
  • 郭培健,嵇世卿,刘娟,何晋伟,白洋,郭岩
    摘要:由于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和负荷的特殊性,三相供电系统会发生严重不平衡,制约了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详细介绍了一种单-三相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的结构,该系统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电能质量,还消除了牵引变电所出口处的电分相环节。首先,重点分析了其基于两“背靠背”单相变流器的同相供电设备的平衡变换原...更多
    浏览次数:2006  下载次数:1471
  • 叶键民,王若愚,罗红梅,谢岩
    摘要:受端混联型LCC-VSC混合直流输电技术不仅具备LCC和VSC的优势,而且在受端采用高压阀组LCC与低压阀组三端并联VSC相串联的结构,传输容量更大,制造难度低,造价低,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直流侧谐波特性对整个受端混联型LCC-VSC系统的控制保护有比...更多
    浏览次数:2008  下载次数:1471
  • 周文,杨少波
    摘要:在直流微电网中,母线电压稳定是维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负载投切和分布式微源功率波动都会对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造成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生成器的分散补偿控制策略。首先,将Boost变换器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其状态空间方程。其次,设计直流I—V 下垂控制以及电压偏差补偿控制。最后...更多
    浏览次数:2020  下载次数:1240
  • 梁彪,张一鸣,张栋,李根,王旭红
    摘要:随着我国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地质勘探需求的增加,直升机瞬变电磁系统(HTEM)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直升机瞬变电磁系统发射信号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多激励源脉冲电流发射电路,详细分析了该电路的运行原理和电路模态,并给出了详细的电路仿真参数和仿真结果。研制完成一套原理样机,该样机半正弦波峰值发...更多
    浏览次数:2058  下载次数:1115
  • 牛胜锁,程博,李金博,吕林飞,伏修来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和求导法dq 变换的电压扰动检测方法。首先为了减小待检测信号中脉冲、谐波等多种噪声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利用自适应理论构建一种复合形态滤波器对含噪待检测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多重直线形态滤波器改进的求导法dq 变换对预处理后电压信号进行电压扰动检测,以快速准确地检...更多
    浏览次数:1871  下载次数:1219
  • 高杉雪,杨鑫,沈纹冰,仲卫,张帅,汪敏
    摘要:直流微网通常由多个含反馈控制的电力电子变换器连接到普通直流母线上构成。虽然每个单独的变换器的控制回路设计具有良好的稳定裕度,但由于潜在的相互作用,多个电源和负载变换器的互连会导致稳定性问题。因此,为了确保互连电力转换器系统的动态性能,一个值得研究的方法就是对直流母线进行在线稳定性监测,并...更多
    浏览次数:1931  下载次数:1159
  • 丁强,朱洁,江莹旭
    摘要:直驱电励磁电机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势,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首先介绍了电励磁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直接转矩控制算法。针对直驱风机采用背靠背的变换器拓扑实现电能并网的特点,重点研究负载突变时变换器系统直流环节(母线电压)的动态响应能力。为了提高母线电压的动态响...更多
    浏览次数:1807  下载次数:1101
  • WANG Deming,LI Yingliang,JIA Junhui,XIE Chen,WANG Yuyuan
    摘要:由于分布式电源(DG)提供的故障电流水平很低,传统的过流保护方案不再适用于微网故障检测。基于测量阻抗变化的保护方案因其较高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可作为交流微网的保护方案。但是,现有的此类方案未考虑逆变类DG(IIDG)的故障穿越要求,且动作性能易受过渡电阻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交流微网...更多
    浏览次数:1863  下载次数:1114
  • 石少青,张乐平,张本松,吴昊文,连新凯,杜书帅
    摘要:为了面向智能电表负荷辨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一种基于Mean-shift聚类和孪生网络的非侵入式负荷聚类辨识方法,该方法针对所检测到的负荷事件,提取有功-无功等电量特征,并将其按运行时刻和运行时长进行细分,获得负荷事件在时间特征上的分布,并作为辅助特征。其次,对时间特征采用Mean-sh...更多
    浏览次数:1895  下载次数:1176
  • 郭磊磊,朱林强,曹玲芝,李琰琰,王朋帅
    摘要:转子角度的准确估计是实现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无速度传感器高性能矢量控制的重要前提。在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中,传统的角度补偿方法易受转速估计误差影响,进而降低转子角度的估计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转子角度补偿策略。该策略通过构建一个截止频率与观测器相同...更多
    浏览次数:2275  下载次数:1333
  • 张澳,代林旺,马政阳,李少林,张学广
    摘要:双馈风电机组在串补电网下易产生次同步振荡,采用虚拟同步控制结构为电网改善惯量和阻尼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次同步振荡的风险。针对次同步振荡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采用电压源型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阻抗模型,通过广义奈奎斯特判据分析串补度和控制器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更多
    浏览次数:2272  下载次数:1301

返回顶部

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07001287号 Powered by Handynasty

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河东区):022-84376127 | 举报邮箱:wangzheng@trie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