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休戚与共,构筑绿色发展美好未来!中非能源合作部分成果梳理

来源: 中国电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09-04   阅读量:1555

  虽远隔重洋,但中非始终团结合作,休戚与共。自成立以来,中非合作论坛为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给中非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其中,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宣布的“绿色发展合作计划”提出,中方将支持非洲增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非洲实施100个清洁能源、智慧城市建设等项目,将绿色发展融入中非合作。2018中非合作论坛开幕前夕,中国电力报选取南非等4个国家,展示中非合作中,绿色发展理念如何在非洲这片热土上全面铺开。

  埃及  优惠融资途径是巨大优势

  能源概况

  埃及是非洲第五大油气资源国,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在埃及的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其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目前埃及的发电装机以火电为主,同时该国也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其已公布的相关计划有:到2022年,可再生能源提供20%的发电量;2022年,风电装机实现72万千瓦;2027年,太阳能实现35万千瓦的装机。

  合作机遇

  埃及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资本投入成本低廉,是全球光伏和陆上风电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优惠融资途径可以帮助开发商降低债务成本,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埃及光伏项目的资本回报率为10%~11%;陆上风电项目为8%~9%。埃及的能源投资环境不断优化,除了传统油气项目具有投资价值外,经济环境良好等因素导致中期来看可再生能源潜力更大。此外,埃及政府积极寻求核能项目合作伙伴,核电将继续受到潜在新进市场参与者的青睐。

  合作案例

  2016年1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埃及总统塞西的见证下,中国国家电网与埃及电力与新能源部签署埃及EETC500千伏输电线路项目合同,成为中埃产能合作首个签约项目。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峰会期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同埃及电力与新能源部在厦门签署了 《埃及500千伏输变电二期项目合作协议》。

  2018年4月,由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埃及本班光伏产业园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装机18.6万千瓦,项目所属园区预计明年装机可达200万千瓦。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商务参赞表示,该项目显示了中国企业与埃及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潜力。

  相关评价

  中国与埃及彼此看重。近十年来,两国关系完成了飞跃式发展,两国间实现了高级别的战略合作,埃及在能源和技术设施建设等领域拥有广阔的投资前景。──埃及前总理 伊萨姆·沙拉夫

  当看到我们设计的铁塔矗立在尼罗河畔,我不由得想起在现场看到的每张笑脸。埃及的百姓单纯善良,他们从心底欢迎中国工程人员的到来,欢迎我们来帮助他们建设自己的国家。──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张雪松

  肯尼亚  非洲最大的地热生产国

  能源概况

  肯尼亚是世界第八大地热产能国,据估计,该国有700万~1000万千瓦的地热发电潜力。肯尼亚水力发电占比最高,其次是化石燃料发电,二者加总占比超过70%。肯尼亚无电人口众多,仅有30%左右的居民能够通过电网获得电力。肯尼亚对能源的需求增长迅速,目前总装机容量约为210万千瓦,预计2030年将达到1500万千瓦。

  合作机遇

  近年来,肯尼亚在能源勘探方面有了不少突破。肯尼亚政府宣布在图尔卡纳县发现了石油,政府努力调查开发石油的商业可行性,预计未来3年,该国可能成为石油生产国。此外,肯尼亚在境内部分地区发现可进行商业开采的煤矿床,这意味着肯尼亚将成为新的煤炭开采国。该国丰富的地热资源被认为是非洲最大的地热生产国,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开发机遇。

  合作案例

  2015年6月,肯尼亚最大火电项目──拉姆3×35万千瓦电站项目总承包暨金融服务协议签字仪式在中国电建集团总部举行。该项目建成之后,将为蒙巴萨至内罗毕的铁路提供电源,也将大大提高肯尼亚的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同时也将改善肯尼亚的电源结构,促进水电、火电、风电、地热等不同能源形式的互补发展。

  2016年9月,中国与肯尼亚共建的东部非洲地区最大的加里萨5万千瓦光伏电站项目启动仪式在内罗毕举行。该项目位于肯尼亚东北部的加里萨郡,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130亿肯先令(约合8.6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是中国优惠贷款在肯尼亚支持的第一个发电项目,由中国江西国际(肯尼亚)有限公司承建。建成后将成为肯尼亚及东部非洲地区最大的并网光伏电站及非洲最大光伏电站之一,年均发电量7647.3万千瓦时,每年为当地减少6.41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约标准煤约2.447万吨。

  相关评价

  电力是肯尼亚2030年愿景计划实现的关键和基础,肯尼亚政府加大能源电力改革,并提出可持续的电力发展计划,拉姆项目对于改善肯尼亚国家电源结构,满足工业发展用电需求至关重要。希望各方能够精诚合作,共同推进项目有序高效实施,肯尼亚政府将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支持。──肯尼亚驻华大使  迈克尔·金扬久伊

  南非  与中国存在明显互补优势

  能源概况

  根据BP清洁能源统计报告,南非的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很少,而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从电力来源结构上看,煤电占比高于90%,大量使用煤炭发电增加了南非的减排压力。但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清洁能源比例正在缓慢增长。南非在电力建设方面投入不足,     新建电源投产滞后,再加上电力基础设施薄弱、电缆盗窃现象严重、系统维护力度不够等原因,近年来大城市均出现大量拉闸限电情况。

  合作机遇

  在“一带一路”和“金砖”框架下,中国和南非在传统火电以及清洁能源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目前,南非现役火电机组老旧需更新换代,中国国产的火电机组在技术上非常成熟,相关国际工程方面经验丰富,两国存在互补需求。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在核电、风电、太阳能等领域拥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南非则拥有风力、太阳能资源,在清洁能源市场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需求。

  合作案例

  2009年6月,中国龙源电力正式启动南非风电项目开发的前期接洽与考察工作。经过充分准备,2013年8月,龙源南非公司与当地合作伙伴参与了南非能源部组织的第三轮可再生能源项目招标,并在与法电(EDF)、意电(Enel)、葡电(EDP)等众多国际知名电力企业的竞争中胜出,成功中标德阿风电项目。项目投资25亿元,是中国在非洲第一个集投资、建设和运营为一体的风电项目。

  2015年12月,在中国、南非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南非电力公司签署了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南非电力Eskom国有控股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备忘录》,两国大型国有电力企业的战略合作正式启动。此次协议签署得到两国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合作内容涵盖输配电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咨询、国际组织合作、技术培训等多个领域,中南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打开新的篇章。

  2018年8月,中国电建与南非政府签署了南非林波波省冶金工业园能源电站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占地60平方千米,由南非经济特区法律及南非政府批准成立。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特区内规划的燃煤电厂及附属设施的投建、运营,其中电厂总装机为300万千瓦。

  相关评价

  中国和南非两国在风电、太阳能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将使南非的市场及资源优势同中方技术设备优势形成互补,有助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全球实现绿色经济转型。政府可以在 “一带一路”和“金砖”框架下推动两国能源合作,中国企业在同南非开展相关能源合作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相关规划和研究,并加强风险管理。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林伯强

  埃塞俄比亚  电力需求年增长率达30%

  能源概况

  埃塞俄比亚目前仍属于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工业基础薄弱。全国发电装机仅为200万千瓦,有高达83%的人口无电可用,农村地区电气化率只有6%。埃塞俄比亚的油气资源丰富,目前探明储量的2个油气田有4.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预计石油出口额增长迅速。

  合作机遇

  埃塞俄比亚能源潜力巨大,预计该国电力需求每年约增长30%。埃塞俄比亚致力于加强与私营部门合作,以满足该国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埃塞俄比亚电力公司已经开始采用透明的采购流程来选择承包商,并通过竞争性招标来授标。埃塞俄比亚政府希望投资者更多关注可再生能源项目,市场对钻机及相关设备、水力发电机、电缆、变压器等存在大量需求,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有吸引力的商业机会。埃塞俄比亚虽然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开发严重不足,政府向有兴趣进行油气勘探的投资者开放了11个区域。

  合作案例

  2016年5月,由中国电建所属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与中地海外建设集团联营体总承包的中国境外最大风电总承包工程──埃塞俄比亚阿达玛二期风电项目成功取得移交证书,顺利移交业主埃塞俄比亚电力公司。该项目共102台风机,总装机15.3万千瓦,解决了该国首都20%以上的用电需求。

  2018年6月,中国企业在欧加登盆地为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产出了第一桶原油,标志着该国油气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作为 “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一个重要能源项目,“埃塞俄比亚—吉布提油气”由中国保利协鑫开发,包括埃塞俄比亚油气勘探开发、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长输管道、吉布提液化天然气工厂和码头建设4个部分。

  相关评价

  埃塞俄比亚—布吉提油气项目对埃塞俄比亚意义重大,第一桶试采原油产出将成为埃塞油气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专业能力、拼搏精神是中国企业的一贯风貌,值得学习。希望未来双方加强合作,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贡献。──埃塞俄比亚矿产与油气部长 梅莱斯·阿勒穆

  中非合作论坛大事记(能源)

  2000年10月

  《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提出,努力推广已实施的太阳能利用、水资源开发等技术合作,使科技成果对双方的经济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2003年12月

  《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2006年)》在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提出,同意继续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积极探讨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中方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扩大在交通、通讯、能源、供水、电力等领域的合作。

  2009年11月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续行动落实情况》发布,总结了三年来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成果。其中,中非发展基金对27个项目作出投资决策,投资额5亿多美元,涉及电力、矿业、机械等多个领域。

  2009年11月

  《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 (2010~2012年)》首次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计划,提出进一步加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同时指出,中非在能源资源领域具有互补性与合作潜力。中方将遵循互利互惠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与非方开展合作,并注重提高非洲国家能源资源产品附加值、提高其深加工能力。

  2012年7月

  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召开,发布的 《北京行动计划(2013~2015年)》进一步加强了对能源资源的重视,指出中非在能源资源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较大的合作潜力,鼓励和支持双方企业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双方的能源资源,研究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建立中非能源论坛,促进中非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中方重视在合作中提高非洲国家能源资源产品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帮助非洲国家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双方将根据互利互惠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项目合作。

  2015年12月

  《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 (2016~2018年)》发布。该份计划再次强调中非在能源、自然资源领域的互补性和合作潜力,鼓励双方开展资源开发合作,支持双方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能源和自然资源,包括惠及资源当地。计划表示,决心在合作中提高非洲国家能源和自然资源产品深加工能力,并同意建立一个培训项目,通过研发交流提高非洲能源从业者的能力;鼓励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建立中非能源和自然资源论坛。



   点此阅读原文



   请扫描二维码对我们进行关注,我们将及时发布协会活动,行业信息,标准贯彻,技术交流,企业访谈,电子杂志等资讯,也欢迎会员朋友提供素材,让我们之间的沟通更顺畅,工作更和谐。


   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会员网站或其他媒体平台及协会特约通讯员供稿,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