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国务院机构改革对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绿色能源将获更多支持

来源:E小水电   发布时间:2018-04-03   阅读量:1243

  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近日公布,之前舆论热议的“能源部”改革方案不在其中,但改革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能调整,对我国能源产业发展仍然具有重大影响。

  根据党中央的部署,本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政府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的重要手段。改革将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构建起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均涉能源监管职能

  本轮国务院机构改革,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共设置组成部门26个。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方案看似与能源领域无关,但新组建部门中自然资源部和生态保护部均涉及了能源项目监管。

  其中,自然资源部将对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还纳入了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相关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以及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空间规划相关职责。生态环境部在环保部的基础上,整合了分散在其它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包括国家发改委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农业部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

  因此,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问题。而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就能源领域而言,自然资源部涉及能源上游矿产资源(煤、石油等)开发,及海上资源开发等。生态环境部则涉及后端的排放、监管等,如火电、炼化等企业的排放。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的改革要求,新的机构设置将把改革前的“分灶吃饭”监管方式,改为一类事项由一个部门统筹,将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的效能。例如,就气体排放而言,改革之前由发改委管理二氧化碳的排放、环保部管理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改革前由发改委气候司牵头全国碳市场建设。此次改革之后,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被整合到生态环境部,由后者统筹气体排放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

  国务院机构改革对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

  关于能源产业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中三次提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推进绿色发展,其中包括: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这说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能源与绿色发展被高度紧密在一起,这也为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即绿色发展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对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源结构、金融支持和消费升级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绿色能源占比将加快提高

  此次新设立的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是直接负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主管部门,其职权范围涉及能源生产到能源消费各环节能源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自然资源部主管能源生产环节,既包括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资源的开采,也包括水、风、光等可再生资源的绿色开发。虽然自然资源部在自然能源的开发规划方面与国家能源局如何划分职责尚不明确,但根据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的职能定位,自然资源部将优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高达70%。能源结构现状与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之间的矛盾尤其尖锐。党的十九大已明确提出,我国将在2035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并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这意味着,未来近20年的时间,我国必须通过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随着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水、光、风等可再生资源为主的绿色能源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

  (二)绿色能源将获得更多金融支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中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在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总要求下,降低金融杠杆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已成为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一大亮点是,以防控金融风险、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为目的,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能源行业作为重资产、长周期的传统行业,历来不是“讲故事”“炒概念”的行业,难以获得资本市场的高估值。随着金融逐渐归回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作为朝阳产业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新兴产业或将成为金融资本重点支持的领域。

  (三)能源领域的消费升级是未来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动能加快转化,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消费升级是系统性的经济结构变化,其中包括能源领域的消费升级,重点是能源大工业用户的用能升级。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相关职责从发改委气候司调整至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排头兵,电力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直接对接生态环境部。在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大背景下,全国碳市场建设正在加快,除电力以外的高耗能产业将逐渐被纳入碳交易行业覆盖范围。同时,随着绿色生产方式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加快推广,绿证交易、绿色能源消纳等制度将加快健全,带动能源消费向绿色、低碳方向升级。

  整体来看,此次国务院结构改革未提“能源”,但对能源行业的影响依然重大、深远。



   点此阅读原文



   请扫描二维码对我们进行关注,我们将及时发布协会活动,行业信息,标准贯彻,技术交流,企业访谈,电子杂志等资讯,也欢迎会员朋友提供素材,让我们之间的沟通更顺畅,工作更和谐。


   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会员网站或其他媒体平台及协会特约通讯员供稿,中国水力发电设备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