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水电十大新闻
来源:搜狐财经 发布时间:2017-02-06 阅读量:2138
在新常态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在能源革命和电力体制改革的大潮中,2016年中国水电的发展,可谓是跌宕起伏,波澜不惊。回首刚刚过去的2016,中国水电网盘点一年来与中国水电相关的重大事件和新闻报道,我们按照时间顺序,为大家筛选出了"2016年中国水电十大新闻"。希望这"十大新闻"能有助于我们构画出2016年中国水电的发展脉络,记录下2016年对中国水电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和新闻报道。
一、修复长江生态不能误读三峡和水电开发
2016年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长江经济带建设"不搞大开发"。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此消息一出,社会上有些人却对长江的水利水电开发也产生了误解,有的甚至还发表了《长江开发一甲子都干了啥?》等文章,公开的质疑三峡和南水北调工程。对此类严重的误解、误读,我们了解长江开发实际情况的专业人员,对某些有关三峡和南水北调等工程混淆视听的问题,及时地予以了澄清。
新闻连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602/16/t20160216_8875803.shtml
专家:媒体不能误读"修复长江生态"含义 更不能因此否定三峡2016/2/16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
二、三峡大坝不惧核武
有关三峡工程的问题,在社会上一直存在着争论。不过,令人有点吃惊的是,连我国的一些核工业专家,居然也对三峡大坝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的误解。为此,水电学会的专家特地撰文阐述"三峡大坝为何不惧核武器的攻击?"
文章指出,三峡选择的混凝土重力坝坝型。混凝土重力坝的稳定性,是靠每一个独立的坝段自身的重力与河床之间的摩擦力,来平衡上游水压力的。对于这种坝型,即使被炸开一个大口子也就是那一个大口子漏水,只不过相当于开了一个关不上的闸门,而绝不会造成垮坝,并不会对下游地区造成太大的危害。下游百姓大可不必对此过分担忧。国外的反华势力,也不要妄图把攻击三峡大坝,作为要挟中国的舆论武器。
新闻连接:http://www.ceweekly.cn/2016/0309/143860.shtml
三峡大坝为何不惧核武器的攻击? 2016/3/9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
三、澜沧江水电开发开启"澜湄合作"新纪元
今年以来,受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到了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干涸的三角洲比往常提早2个月出现海水入侵现象,盐水已入侵三角洲主河道40-93公里,115万公顷冬春作物中30%受到威胁,沿海多省份将可能经受较长时间的缺水。
根据越方的要求,3月13日,国家防总再次下达调度令,要求加大景洪水电站出库流量,帮助下游国家应对枯水期的严重干旱。据报道"越南媒体在第一时间向民众报道了中国这一举措,各界对此纷纷点赞。越南国家大坝和水资源发展委员会主席范红江称赞这是'合作的举动'。泰国《曼谷邮报》20日报道称,中国也在经历90年来最严峻的旱情,澜沧江在云南的水位已下降了20%,但中国还是对下游国家伸出了援手。中国的开闸行动拯救了泰国湄公河流域的农民。柬埔寨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发布声明,称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合作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应急补水决定再次证明,湄公河流域国家与中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中国水周期间,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大坝工程学会专门召开了科普论坛,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国际河流开发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新闻连接:http://www.hydropower.org.cn/zt/20160326SZY/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科普论坛在京举办
新闻连接:http://h.wokeji.com/ny/jryw/201604/t20160405_2393347.shtml
水电开发应遵循<五大发展理念> 2016/4/6:中国能源报
四、长江大汛三峡工程凸显防洪作用
今年初夏,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各地紧急投入抗洪抢险。网上对三峡大坝与下游洪涝的关系形成热议。7月10日,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举办"媒体科学沙龙――三峡大坝与下游防洪",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邀请专家与媒体面对面交流,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一步阐述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
新闻连接:http://www.bast.net.cn/art/2016/7/11/art_16656_313516.html
"三峡大坝与下游防洪"回应社会关注热点
新闻连接: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6-07/07/content_13047475.htm
洪涝来袭三峡何用?看水利专家如何解释 2016/7/12 中青在线
新闻连接:http://discovery.163.com/special/00014INC/sanxiafloodcontrol.html
正确认识三峡防洪
五、世界最大的升船机在三峡投入运行
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目前,三峡的五级船闸是船只通过三峡大坝的主要方式。该船闸于2003年6月投入运行,是世界最大的船闸。近年来,三峡船闸的船只通过量常年突破亿吨,船只通常需要为通过该船闸耗时约三小时。三峡枢纽通航能力,与日益增长的长江上下游水运量之间的日益矛盾日渐突出。
根据三峡工程的总体规划,三峡工程建设的最后一个项目,升船机工程5月13日通过了试通航前的验收,按国家批准的设计方案完成建设,并已经具备试通航条件。三峡升船机为客货轮和特种船舶提供快速通过大坝的通道,是三峡工程的永久通航设施之一。至此,我国的三峡工程建设,已经全部完成,同时,三峡工程也再次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之最。
新闻连接:http://tech.huanqiu.com/science/2016-05/8936896.html
三峡全球最大升船机运行:30分钟升40层楼2016-05-16
新闻连接:http://news.163.com/16/1128/09/C6UU7MBH00014AEE_all.html
三峡工程收官之作 三峡升船机创第一
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呼吁: 正确认识水电开发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在具体的社会实践当中,到底什么是"有利于"生态文明的,什么是"有悖于"的,认识却并不统一。需要强调的是,"生态文明"的对立面不只是"生态野蛮"--不计环境后果、只顾眼前利益的掠夺性开发,还有"生态愚昧"--将人和自然完全对立、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人类啥也别做"。
建设生态文明,我们既要制止"生态野蛮"的开发行为,更要防止走入"生态愚昧"的认识误区。而在如何认识、评价水电水利工程建设上,"生态愚昧"问题在国内尤为突出。近十多年来,一些无视历史事实和科学事实的"水电妖魔化舆论"在社会上甚嚣尘上,水电工程也几乎成了"破坏生态环境"的代名词,特别是2016年初习总书记做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之后,《长江一甲子都干了啥》《长江干支流被水电站切成上万段"香肠"》等文章再次对水电建设口诛笔伐,甚至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揭示水库大坝的"破坏生态之罪"。
为此,国研中心的专家强调:以三峡、南水北调为代表的水电水利工程到底是"破坏"还是"保护"了长江母亲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不需要大力发展水电水利,如果对这些关键问题不给予科学回答,就难以真正贯彻习总书记"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要求。
新闻连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7/12/c_129137952.htm
妖魔化水电开发要不得 2016/7/11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
七、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水电第七届《今日水电论坛》召开
面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巨大压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被高度重视。目前,全球替代化石能源的第一主力就是水电,因此,水电的开发利用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2016年7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一行,访问了座落在我国杭州的国际小水电中心,并为中心题词:"小水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我希望国际小水电中心为世界小水电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16年11月1日,第七届"今日水电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大会发表《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浙江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袁家军,联合国工发组织执行干事菲利普·萧特斯、尼日利亚水利部常务秘书拉比·舒艾布·吉梅塔、东南非共同市场秘书长辛迪索·恩格温亚、斐济驻华大使约阿尼·奈法卢拉分别致辞。萨摩亚驻华大使代办塔努瓦萨·海伦等来自36个国家的100多位代表出席论坛。
新闻连接:http://www.mwr.gov.cn/slzx/slyw/201607/t20160711_748258.html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访问国际小水电中心 2016-07-11
新闻连接:http://www.mwr.gov.cn/slzx/slyw/201611/t20161103_766890.html
陈雷出席第七届今日水电论坛2016-11-03 水利部网站
八、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年会强调水库大坝的社会公众认知
10月21日,在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6学术年会上,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迈克尔·罗杰斯(Michael Rogers)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水电行业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让公众知道水库大坝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有些组织在反对大坝,并且有雄厚的资金在支持这些组织,使得这些反对的声音更容易被公众听到。与此相反,大坝和水库的好处和作用,却没得到有效的宣传。"。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水库大坝建成发挥效益,人们在分享水库各种功效的同时,也以不同角度对水库大坝的建设提出质疑,甚至误读、误判,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库大坝建设的进程,进而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新闻连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10/31/c_1119815612.htm
三峡大坝等水电开发: 公众认知须走出"生态愚昧"误区
新闻连接:http://www.hydropower.org.cn/showNewsDetail.asp?nsId=19923
【水库大坝与社会公众认知】:创新引领水电未来
九、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成立于1980年。目前有会员4万余人,团体会员201个,专业委员会32个,地方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2个。随着我国水电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经过广大水电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水电行业中规模最大、活动最活跃的群众学术团体,为促进我国水电事业发展、科技进步、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科技人才的培养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6年11月22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带包中国科协到会祝贺。来自水利部、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我国水电界的新老领导、院士、知名专家及全国100多家水电企事业单位的28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水电发展和科技创新大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新一届的理事会由张野担任理事长,袁柏松担任秘书长。
新闻连接:http://www.hydropower.org.cn/zt/20161122八大换届/index.asp?page=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页面
十、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发布
水电是技术成熟、运行灵活的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具有防洪、供水、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功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根据最新统计,我国水能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约6.6亿千瓦,年发电量约3万亿千瓦时,按利用100年计算,相当于1000亿吨标煤,在常规能源资源剩余可开采总量中仅次于煤炭。
十三五期间,全国将新开工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各6000万千瓦左右,新增投产水电6000万千瓦,2020年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4亿千瓦,抽水蓄能4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25万亿千瓦时,折合标煤约3.75亿吨,在非化石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
新闻连接:http://www.hydropower.org.cn/showNewsDetail.asp?nsId=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