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批(台)无人驾驶振动碾在长河坝水电站大坝工程中应用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6-08-03 阅读量:2796
6月20日,中国水电五局承建的国家重点工程--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大坝工程建设工地现场,5台无人驾驶振动碾一字排开,对已经铺好的土石方进行碾压作业。每一步前进、后退,振动碾都执行得精确无比。让人称奇的是,这5台振动碾全都没有司机操作。这是由中国水电五局主导、同济大学参与联合研制的科研成果,实现了国内首批高性能无人驾驶振动碾集群化作业。
土石方碾压是水电站大坝建设一道非常耗时耗力的工序,每一次铺筑土石方,都需要进行碾压,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以前振动碾是繁重、重复的高强度人工作业,操作枯燥乏味,且碾压质量参差不齐。
能不能将无人驾驶技术运用到振动碾中呢?闪现的火花很快落地,并务实推进。2013年6月,振动碾无人驾驶作业技术研究开始立项。先后又经历了实地考察、方案制定、样机改造、实验室调试、现场调试、试运行、机群改造、集群作业等过程,使无人振动碾分层次、分步骤不断完善与进取。2015年10月,首台无人驾驶振动碾在长河坝水电站大坝工程成功运用。2016年5月,最终实现了多台无人驾驶碾集群作业。
无人驾驶振动碾集群化在水电站大坝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将成本、进度、质量、安全、劳动保护等效率大幅提升。在质量控制方面,避免漏压、欠压、超压,确保一次碾压合格率;在施工效率方面,比人工驾驶作业施工效率提高约10.6%,同时可缩短间歇时间,延长工作时间约20%。此外,还可降低人为影响和夜间施工安全风险,有效减少振动环境下对人体损伤,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碾压作业技术随时代发展,从早期的人力畜力到机械牵引,再到振动技术,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智能化。中国水电五局研发无人驾驶振动碾技术,与国家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战略不谋而合。以跟随者的角色响应国家产业政策,以开拓者的角色投身科技创新,中国水电五局走在了智能化的时代前列。
据了解,下一步中国水电五局还将在其他工程建设中推广无人驾驶振动碾。可以预见,未来的大型土石方碾压将进入“无人驾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