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企业率先受益新电改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发布时间:2015-06-16 阅读量:2718
今年以来,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开启了万亿电力市场改革大幕。在国家发改委分别就新能源发电、需求侧管理、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和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出具指导方案的大背景下,新电改、国企改革和新能源发电成为电力股投资的三大主线。
水电企业率先受益新电改
“新电改的速度还是超出预期的。下一步主要看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区域的改革进展。”匿名分析师认为,输配电价改革是全面推进电改(售电放开、竞争环节电价放开等)的先行条件。从电改重点看,首先,放开大用户直供电,利于发电企业,利于高负核区域的电力企业;其次,推动售电侧改革。在目前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上,6月5日,发改委又将贵州省列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所以,在相应的区域龙头电企,如深圳能源、内蒙华电、皖能电力、湖北能源等都值得关注。”分析师如是说。
近期,各地方纷纷成立售电公司,就连国网也在积极谋划争取参与竞争性售电业务。“售电综合试点地区名单或从内蒙古等已获批的7个输配电改革试点地区中诞生,五大发电集团有望获首批售电牌照。”业内人士判断认为,电力销售体制的改革将直接利好发电类上市公司,特别是以水电为代表的发电企业将会在发电侧竞争中占取先机。原因在于:1,电价提升空间大。目前,我国水电上网平均电价为0.301元/千瓦时,是我国各能源发电电价水平最低的,较燃煤电厂平均上网电价低0.08元/千瓦时,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电力市场化推进,水电竞价上网优势明显,电价水平提升空间巨大。2,装机规模持续扩张,调节能力增强。因此,在具体投资标的上,券商们纷纷推荐闽东电力、黔源电力、浙能电力等地方电力龙头公司,认为这些公司在本轮电改中有望获得最大收益。
国企改革有利于电企盈利能力提升
“国企改革”也是本轮电改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国企改革进程变化会进一步提升电力行业盈利程度。
“当前电力行业处于体制改革及国企改革影响的关键时期。”国泰君安认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及其配套措施出台,特别是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消除同业竞争等方案措施的出台,将成为电力行业国企改革专题投资的催化剂,央企和地方国企先行先试案例也将引燃电力板块国企改革行情。在具体投资标的上,其推荐综合受益于国企改革和新电改的赣能股份。而对于国企改革先行领域(央企及五省三市地方国企)、大股东有明确资产注入承诺的电力公司按照注入空间,国泰君安认为第一梯队主要有华能国际、国电电力、大唐发电、豫能控股、皖能电力、长江电力、内蒙华电、东方能源、华银电力等,其中国电电力大股东国电集团在2014年7月承诺每年财务决算后核查,满足条件后3年内注入。第二梯队有甘肃电投、粤电力A、大连热电、宁波热电等。其中宁波热电大股东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承诺,2016年底前完成资产注入。
新能源发电迎来历史最好时机
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势在必行,核电、光伏和风能等新能源将会是未来我国电力领域重点发展的电源。
在核电投资机会上,国家也给予了多项政策支持及税收优惠,并且加快了核电项目审批。比如:巴基斯坦项目采用华龙一号堆型进入可开工状态,罗马尼亚CANDU堆项目也处建设中,而阿根廷项目更是获得顺利签单等等。
中电投合并、中国核电上市则是年内大事件,其进程变化对核电企业估值带来了很大影响,电力市场中的许多投资热点变化很多也与之进程息息相关。考虑到目前核电系央企主要有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电投+国家核电)、中核建,上市企业只有中广核电力(H股)、中国核电(6月10日A股上市)和原中电投旗下6家A股上市公司,其资产证券化率很低,这为核电央企并购重组、提高核电资产证券化率提供了可能。另外,随着中国核电在6月10日上市,带动了电力板块中相关参股核电公司估值上行,具体受益标的主要有浙能电力、大唐发电、申能股份、华能国际、赣能股份、皖能电力、长江电力、湖北能源、上海电力等。(证券市场周刊)